容歆将大福晋今日转达的两件事结合在一起,抬眸与太子对视,知太子亦想到缘由,便未开口。
太子便对太子妃简单道:“恐怕是大哥听闻此物,想要戴梓改进连珠火铳,又不舍得花钱另造一只。”
太子妃恍然大悟,思及方才太子的神色,便又问道:“可是此事难办?”
“我如今……”剩下的话,太子没在太子妃面前说出来,而是话音一改,道,“难也不难,只是不能轻易如了大哥的意。”
而容歆和太子出了太子妃的屋子,犹豫了片刻,这才问道:“恐怕是戴梓力有不逮,大阿哥想借他所能培养新的火器师,此为好事,您若为难,不如我代大阿哥去请求皇上?”
“并非为难……”太子微微仰头看着毓庆宫的宫墙之上,“皇阿玛自亲征归来,所表现之意,显然是不希望胤礽以太子之身插手太多事。”
太子自代政以来朝事皆处理得当,稍有不妥之处,一经发现立即便改正,并未惹出乱子。
去年一桩桩的事,朝中又在为三征准噶尔做准备,康熙并未对太子处理奏章表现出任何不满,然准噶尔之乱平息,康熙再回朝,便对能干的太子不由自主地生出几分……警惕?
朝中民间越是盛赞,康熙对这个疼爱又骄傲的儿子便越是复杂……
能干也是错吗?
容歆心中叹气,某些时刻确实是错的,但太子又无法韬光养晦,否则绝压不住底下的人。
“我如今已无法帮您多少,有任何力所能及之事,您万莫与我客气。”
太子收回视线,成竹于胸道:“定不会与姑姑客气,不过若以此用掉我答应大哥的一个承诺,想必他还是愿意自行向皇阿玛求连珠火铳的。”
容歆差点儿忘了这个承诺,此时经太子提醒想起,便笑着点头道:“大阿哥确实不会做这样亏本的生意。”
而且大阿哥还未回来,这两件事皆不急于解决,因此两人有志一同地决定暂且搁置此事。
三日后,容歆听说宝娴、吉雅、完琦三姐妹进宫向惠妃请安,然后不足半日,惠妃便命人去大福晋府上通知,辞了三个格格的教养嬷嬷,另派了她身边一位老嬷嬷作为教养嬷嬷。
容歆将此事说给太子妃,太子妃奇怪道:“惠妃不是向来不管大哥府邸的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