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二更君

“太子的脾气是急了些,但近来已经大有改观,多亏了你……那个好弟子的缘故,”皇帝已经走到了程残阳的跟前,似笑非笑地,他站住脚:“宋夜光是不错,所以朕没打算追究你之前藏匿不报之罪,再怎么说,也不能抹煞她在御史台的种种功劳,你能调/教出一个于全城覆灭之际力挽狂澜的人物、能得万民伞的弟子,也是你的功绩,宋夜光要是男人,朕这会儿就要给她封爵了。”

程残阳的眼中依稀泛出一点感伤来:“皇上圣明。”

这句,却是发自内心的了。

“可谁叫她是女人呢,不能封爵已经够委屈的了,”皇帝叹了口气,说道:“幸而,她也有她的造化,也难怪太子对她动了真。这种事以后再说吧。”

程残阳慢慢地吁了口气。

“程爱卿你是孤介直臣,朕深知道,”皇帝竟微微俯身,单臂将程残阳一扶,又说道:“但是你得记得,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而不是倒过来的,没有影子先圭表而动的道理。”

程残阳明白,皇帝这是在警告自己。

他顺势起身,垂首道:“臣遵旨。”

皇帝重新负了双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是伦理纲常。这一点,程爱卿很清楚,而朕也清楚的很,假如有朝一日,太子真的……或者也会为了一个女人忘乎所以胡作非为,那么朕……”

他转头看着程残阳:“也必然会跟程爱卿一样的选择。”

皇帝说太子“也”会为了一个女人胡作非为。

程残阳没有漏掉这个很容易被忽略的字。

目光相对,程残阳看到皇帝深邃的眼神之中一抹讳莫如深,就仿佛能看穿他心底所有的隐秘。

程大人从来古井水似的波澜不起的心底,突然多了一点寒意。

此刻除了程残阳,世上恐怕再无人能够明白皇帝这话底下的用意了。

宋皎回了府内。

正如徐广陵告诉程残阳的,宋家门外,热闹的很。

本来已经有些好事之徒扒到门上了,魏子谦出来打躬作揖的,劝退了两拨人,又来了新的。

之前京内宋家的族亲等也都给牵连,关在了大理寺中,昨日给放出之后,各自归家。

当时不知道究竟如何,今日皇上发了上谕,才晓得宋皎是欺君之罪。

如今宋皎虽然已经被贬为庶人,但毕竟罪名不小,万一将来再有个什么波澜……把他们牵连在内岂不糟糕?

何况,魏氏等人虽然放了出来,可宋申吉还被关着呢。只怕情形仍是不妙。

因这个缘故,宋家的族长等人连夜商议,除了痛斥宋皎连累他们遭殃外,还做了个重大的决定,那就是把宋申吉以及宋皎宋明等这一家子都从族谱之中除名,并且公告他们家里已然跟京城宋氏并无任何关系了。

宋府这边,也有一点内情。宋申吉的那个外室自打放出来后,便吵闹着要离开府里。

本来魏氏觉着她有了宋申吉的骨肉,自然要叫她安心在家里,谁知这外室当夜就伙同一个男人逃离了府中,临走前告诉了府内的一名婆子,说她肚子里的并不是宋申吉的,而是跟她私通那人的,叫魏氏不要再为难自己等等。

魏氏听了这话,简直不知是哭是笑。

有道是“墙倒众人推”,又说“树倒猢狲散”,如今宋家散了,竟然连一个区区外室都巴不得跑的远远地。

是以自打离开了牢房后,宋府这边非但没有一个人上门安慰,反而把他们踢出了族谱,家里还跑了个外室,真是七零八落,无法形容。

不过,魏家的上下老幼,却还在府内没走。

魏子谦夫妇,魏达魏宁以及老爷子,在牢房里也受惊不小,尤其是魏老爷子,又害了陈年的喘嗽。

本来魏子谦想要带着一家老小回永安镇去,谁知宋家这边已然成了个漏风落雨之处,宋申吉吉凶未卜,宋皎也无音信,若他们都走了,府内自然只剩下了姐姐一个,何况凄惶。

魏子谦想到这个,便跟姚娘子商议,不如在府内多呆些日子,至少要等时局安稳下来,宋皎回来再回永安镇。

他怕夫人不同意,便道:“再不然,你就带着孩子跟老爷子回永安,至少我得留下陪着姐姐。”

姚娘子看出了夫君的疑虑,她可没魏子谦那样疑虑重重,而只是爽快地说道:“要留自然一块儿留,要是真的还有祸事,难道我们跑回了永安就能躲过去了?再说都是一家人,你若有个长短,叫我们怎么样?到底死活都在一处。”

魏子谦鼻子发酸。

姚娘子笑道:“罢了罢了,最坏的时候不是已经过了么?我觉着呀,未必会再把我们关一次,一定是雨过天晴了!再说,我从小到大也很少进京,这会儿也算是因祸得福开开眼界!”最后这句,她却是故意说笑来安抚夫君的。

魏子谦很是感动,魏氏也极为动容,当初宋申吉在的时候,最烦她娘家的“穷亲戚”来叨扰,魏子谦也很自觉地并不常来,就算登门也从不空手,从不过夜,如今可真是危难时候见人心了。

魏氏却怕牵连他们,说了几次叫魏子谦带着一家子赶紧回永安,倒是老爷子劝住了她:“一家子骨肉,别说两家子话。你指望我挪窝,不能够,我纵然死,也要看一眼夜光再死。”

反而把魏氏感动的眼泪不停地掉。多亏姚娘子在旁安抚。

日上三竿,围观的人越发多了,宋皎回来的时候,一条巷子都跟赶集似的人头攒动。

随车的两个嬷嬷见状,彼此对视一眼,都觉不悦,其中一个吩咐随车的内侍:“去五城兵马司调人来,把他们赶走。”另一个道:“京兆府也行,哄哄闹闹的不成体统。”

宋皎忙制止了:“不可这样。”

张嬷嬷道:“贵人,你可不能这般下去。你的身子要紧,若有个……我们的脑袋都要不保。”

“这儿人实在是多,万一再有个图谋不轨的,那可真不知如何了,”王嬷嬷又道:“何况若这些人围着不走,闹哄哄的,也不适合贵人养身子。”

宋皎脸上一红:“两位嬷嬷,我有一事相求,若是回了我家里,请千万不要向着我的家人透露此事。”

两人却立刻道:“这是当然。我们会有分寸。”

正在这时,外头不知是谁叫嚷了声:“大家快去同月楼,听说宋大人现在在同月楼请人吃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