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南北有相逢 秦九郎 2571 字 2022-08-26

“这刀是我爹的,我娘把它传给我了,说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

“祖祖辈辈?那就是济南翁氏的祖先咯?奇怪了,我怎么从来没听族人提起过。”将军叉着腰,有意无意地撩了撩头发,在厅堂中央徘徊了两圈。

将军在仔细地思索,他在想之前有没有人跟他说过家里有这样一把刀。想了半晌,将军没想出个所以然来。他重新坐下,等着丞相表态。

“蒲川,去江南,找广陵王。”丞相说,语气克制得平平淡淡的,虽然他是在说一件了不得的大事。

柴蒲川一听没摸着头脑:“为什么去找广陵王?”

丞相抬眼盯着柴蒲川看了一会儿,他想说一些什么,他想把太行山上的事说给蒲川听,他还想说有关广陵王的一切,他还想说一些其他无关紧要的事。

可是他最后什么都没说,只是撑着桌子站起身,舒一口气:“本官只是给你指一条明路,去不去,得看你自己吧。杏花春雨,铁马秋风,国仇家恨,莫问何处是归途,十面通达,八方有路。”

丞相说话像是在吟诵,又像是在长长的叹息,他在尾音里渲染出华夏的国土,北有万里长城,南有群峰险阻,剑气纵横三万里,一剑光寒十九洲。

蒲川突然从这话里明白了什么,头顶上的明光煌煌地照着,藻井里垂挂着东海的明珠,熠熠生辉。他突然能在脑海中想象出他想去的那个江湖,一人一马,人间天上皆姿色可喜。

瞿伏羲这时一直在想琥珀的事,在那个下着大雨的夜晚,他往琥珀里面看去,看到一片氤氲的大海,滔天的海潮一下子就漫上了他的神思。瞿伏羲觉得这不是幻觉,但蒲川和将军也看过了,都没有任何异样。

伏羲突然开始慌张起来,他觉得这事肯定哪里不对,但伏羲不敢说。人间没有那多妖魔鬼怪的邪乎事儿,说出来人家也不信。伏羲左右思量了一下,还是没有多言。

也许以后会明白的,伏羲想。

丞相站在门框里望望天上的明月,他想写诗,但是没有任何诗意。最后只得沮丧地叹息,背着手说:“天晚了,该回去了。”

这话带着送客的意思,大家都领会到了。蒲川站起身,带着伏羲一起,朝着丞相的背影遥遥跪拜。丞相说:“不要拜我,本官不是什么好人。也许有一天,你会发现你们的丞相,其实做过很多上不得台面的事。”

说罢,丞相甩着袖子要往内堂去,将军拉住他,说:“相爷,我也要走了,您不送送?”

丞相停在原地,说:“我刚才说该回去了不包括你。”

将军看着丞相的眼睛笑,扳过他的肩膀,说:“那去送送他们吧,反正过了今晚,谁也见不到谁了。”

丞相向来是不会拒绝将军的任何请求的,当然,这一次也不例外。丞相站在门前送柴蒲川远游,那时候明月新上,星幕暗沉,巷道里的老梧桐树飒飒作响。

瞿伏羲不会骑马,柴蒲川只得让他与自己共乘一匹。蒲川把伏羲送上马,回过身来向将军和丞相道别。丞相拢着披风,手里提着明亮的灯笼,与将军站在一处,安然地看着蒲川。

“这么晚就走了,怎么不再留一宿?”丞相问。

“留不得,能走就走了,不敢再有多的麻烦。”蒲川握着缰绳,拱手抱拳。

将军拍拍蒲川的肩膀,笑他:“不错,很有江湖的气质。记得要多多小心,好好教你的徒弟,来日也能成为一代宗师。”

一阵夜风扫过,梧桐树叶落了几片,尽管现在还是夏天。蒲川也不再多言,说过了后会有期,就牵着马离去了。

他背上背着长刀,坐在马上的伏羲回头望了一眼。人声寂静,他们在空无一人的巷子里远去显得有些萧索。

哒哒马蹄声渐渐隐没在晦暗的尽头,门前两棵老梧桐摇着树枝,夏虫彻夜鸣唱。

丞相一眼望到远处,直到再也看不到他们的背影,丞相说:“奇怪了,看他们离开,我怎么也觉得这么伤感。”

“怎么会伤感,蒲川武功很好的,不用担心。”将军故意这样说,接过丞相手里的灯笼,帮他照亮。

“不是……”丞相看看将军,犹豫了一下,又说:“算了,不跟你说了,我要进去了。”说罢,把披风裹紧,跨进了门槛,往庭院深处去。

将军微微笑,转身把大门小心地关上了。他能猜到丞相在想什么,他在想天地不仁,一别永生。但这怎么可能呢?将军想,要是哪天我也像这样离开了,等我功成名达的时候,跨过千山万水也要回来啊。

☆、将离

七月里,帝都进入了盛夏的日子。丞相躺在凉椅上,眯着眼睛打盹,他在做一个浅浅的梦,梦里有无休止的蝉鸣和透亮的浓荫。

丞相这两天身体不舒服,跟皇帝请了几天假,躺在自家的房间里纳凉,这是他难得的闲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