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朝中最大的难题就是立储一事。

朝中形成两派,一派支持刘皇后所生的淳王李秉文,立嫡。另一派以苏家和苏太后为首,支持苏贵妃所生的崇王李秉诚,立长。

两派争执不休,在朝堂上吵得不可开交。造成今日之局面只有一个原因,那便是刘皇后的娘家势弱,苏贵妃的娘家势强。

宁洲刘家人丁稀少,子孙也不争气,唯一有官职在身的,也只是在翰林院当个小官。

柳州苏家却是京城第一世家,出了一位太后,一位贵妃。家中五位爷,三位身居要职,一位是刑部尚书,一位是谏议大夫,另一位是东阁大学士。

底下的小辈们也有出息,一个举人,三个秀才。其他旁支子弟也多数在朝中任职,可以说势力遍布朝堂。

另外,苏家还有许多强势的姻亲帮扶,身为刑部尚书的苏家大爷苏辰,娶的就是宣国公盛家女,先帝亲封的舞阳县主。

此等权势,就连李晋这个皇上都要忌惮着苏家。

毕竟,苏太后是她的嫡母,却不是他的生母,他的生母只是个没娘家背景的宫女。

当初先帝英年早逝,只留下十岁不到的李晋登基为帝。苏太后辅佐幼帝,垂帘听政。就算她在李晋成年后撤帘还政,但也早就为苏家筑下了根基,让自己握紧了实权。

若非太皇太后早为李晋定下了婚事,怕是如今的皇后之位,也都是苏家的。

李晋从小到大都靠着苏家扶持,他离不了苏家,所以这么多年也只能在苏家和苏太后的恶心下稳坐这个皇位。

随着年岁越来越大,李晋早就没了反抗的力气,他想做的,能做的也只有一件事。那就是立自己最宠爱,最有出息的四儿李秉文为太子,而非苏家和苏太后推上来的李秉诚。

李秉文母族势弱,若想和李秉诚一争到底,唯有拉拢其他世家相帮。除了李秉文的婚事,刘皇后还把主意打在了沈妙妙的婚事上。

用她的婚事来为李秉文拉拢世家。

刘皇后曾有意无意在沈妙妙面前提过,让她多和那些世家公子亲近亲近。

上辈子她不懂,只当作是刘皇后随口一说。嫁到楚家后才慢慢想明白,那并非一句无心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