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7页

毛俊易打断:“你要建在哪。”

“回大人,就建在我们目前居住的地方。

房子够破,便于扒倒,更好搭大棚。

这也是第三个难处,我们至少要有四家搬走。

草民了解,草民所在的任家村,祠堂后身是有空房的,能住六家至起家,但那一排房屋属于村里,需要得到村里人同意。”

这也是宋福生他们那伙人当初拿到大红牌,被分到任家村的原因。

当时的逃荒者,官府在分配时,会考虑被分到的村落有没有空房安置。有,才会往里面塞人,没有,压根不会往下派。要不然那不乱套了嘛。

不过,当初的任里正任公信,做人损。

村里明明有能住人的房子,到达村里,孩子们就能立刻分得三四个好屋睡觉,歇一歇一路逃荒的疲乏。祠堂后面的房子没荒废,村里人有负责烧的,也能进屋就有泥锅烧口热水喝,离村里的公共井很近,却没分给宋福生他们。

直接将他们赶到河对岸,想住人就要先搭炕。

而此时,宋福生就在管毛大人要那几处房子。

毛大人也听懂了,砖、纸,在他眼里,包括让村里配合,这都不算事。

算事的是:“明年这时,你能交与我多少种子?”

果然,要上交朝廷了。

宋福生毫不回避道:“今年收获时,草民不会浪费一粒种子。明年这时,草民认为,军户们都种植,也应是够了。”

这一刻,毛俊易彻底高看宋福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