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也有提前退位的皇帝,但多在寿数六旬之後,精力不济,权势欲望消退,才会产生这个念头。像盛辉帝这般英明无二又正值壮年就退位的皇帝,实乃第一位。
杨荣是早知道父皇这个打算的。他暗自怀疑父皇是不是知道了自己的病情。他虽然想做皇帝,但毕竟年轻,还等得起。主要是想到父皇退位之後可以安心调养,於身体也许是好的,因此并没有推脱,心里是比较支持的。
因为早有准备,且退位大典也有前例,并不难安排。只是苦了那些朝臣,今後一国二主,伺候哪个比较好?盛辉帝不是一般的皇帝,这东盛的天下可说是他重新打下来的,大权在握几十年,独断乾坤,威仪天下。太子虽然有能力、有才干,但毕竟过了年才刚到弱冠,这麽早继位,众人心里难免忐忑。
有心思灵巧的,已怀疑到盛辉帝是否身体有碍?谢如伤是皇後的师弟,精通内气医术,这两年来几乎都住在宫廷,也不是什麽秘密。
第114章
不管大家如何议论、如何猜测,中秋节之後,盛辉帝的退位大典还是有条不紊的进行了。
杨荣登基,杨靖赐其帝号为‘安’,史称盛安帝。
一般新皇登基後的第二年都会改年号,不过盛安帝为了表示对上皇的尊敬和孝道,年号仍然延用‘武合’二字。
杨靖退位後无事一身轻,虽然每十天还要临朝一次,但基本上都是由皇帝做主了。
他带著萧沧海退居熙宁宫,杨铮已被封为诚郡王,因年纪还小,和长康公主一起被接到熙宁宫抚养。
杨靖每天早上起来打打拳,和萧沧海一起练武,之後两个孩子也起身来请安,一家四口用了早膳,萧沧海给两个孩子教些简单的读写,也算启蒙了。杨靖则去泡个茶,看个书,或者写字画画,消磨时间,一个上午很快就打发了出去。
到了下午就比较热闹了。皇帝下了朝,会过来请安。已经出嫁的长平公主也会经常过来看看。还有一些杨靖比较喜欢的宗室弟子、闲官老臣等,都会叫来说说话,聊聊天。
杨健原本在新皇登基的时候回来了,但因边关战事吃紧,参加完新皇大典後便又赶了回去。杨靖已经说好,让他过年无论如何都回来。至於边关的战事,他这辈子经得实在太多了,并不把北胡和夏金人看在眼里。
这种悠闲的退休生活,让杨靖极为惬意。因为早知道自己的寿数,所以他并没有对权势恋恋不舍,而且极力在自己还活著的时候指点新皇。只是看著一双仍然稚嫩的幼子幼女,他心里还是充满了浓重的愧疚和不舍。
“好啦好啦,你不要对孩子这麽严厉。他还小呢,写不好字也是正常。”杨靖将默默罚写的小儿子抱起来,对萧沧海的严厉十分不满,“当初皇帝和健儿启蒙时,也没见你对他们这般严厉。”
萧沧海还没说话,杨铮已经挣扎著从父皇的怀里跳下来,手脚并用,再次爬上椅子,小手握住毛笔,一本正经地又临摹起来。
萧沧海看著幼子,低声道:“铮儿资质上佳,比皇帝和健儿当初好多了。对他严厉,也是为他好。”
杨靖不以为然:“才三岁的孩子,看得出什麽资质?不过铮儿的脾气倒是要强得很。”
萧沧海道:“我们出去吧,别吵著他写字。”
夫夫二人出了小书房,长康公主被养娘抱著过来,含著手指道:“母後,哥哥呢?哥哥什麽时候写完字陪永安玩啊?”
萧沧海笑著接过女儿,在她脸上亲了亲,哄道:“哥哥在学习,永安和父皇母後去玩好不好?”
“好。”长康公主不在乎和谁在一起,有玩才高兴。
二人带著女儿进了内殿。长康公主抱个娃娃自己坐在炕榻上玩耍,安安静静,也不吵闹。
杨靖继续刚才的话题道:“铮儿还是太小,骨头还是软的,握笔无力,能写几个字?你教他背些诗词歌赋也就罢了,这麽早就教他读写,小心拔苗助长。”
“我也是担心……”萧沧海叹了口气。
铮儿太小,虽然杨靖提前封了他为诚郡王,但等他长大,杨靖早已离世。失去父母庇护的孩子,总要多承受一些东西。唯有早早让他学会独立。
萧沧海终究无法说出心里话,道:“铮儿的性子极为好强,而且很有毅力,不要看他现在年纪小,三岁定八十。早点打下基础,只会对他的将来好。”
杨靖摇摇头,却没再说什麽,转头冲女儿招手:“永安过来,父皇抱抱喽。”
新春时候,杨健回了京,长平公主也携夫赴宴。今年的皇家团圆饭,吃得齐全。
皇帝皇後带著嫡长子杨固分别坐在上皇和太後下手。
皇後又有了身孕,和太後道:“明年开春是皇上登基後的第一次选秀,媳妇什麽都不懂,还想请母後到时帮忙指点臣媳。”
萧沧海淡淡笑道:“我也不想给你们夫妻指手画脚,一切按惯例来吧。你若是有什麽不懂的,就让德太妃去帮帮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