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页

大清药丸 南方赤火 1194 字 2022-10-18

苏敏官:“首先,如果你真能汇总各码头商品价格,我相信人们就算不能立刻认识到它们的价值,假以时日,商人们也定会趋之若鹜。问题是,你如何说服那些一毛不拔的各地行商,为几个简单的数目字而付钱?就算你定价五两银子,他们大可多人买一份,然后互相传阅,或者干脆买回私印,低价转卖……到最后,可能全上海的商人都人手一份实时价格表,而你从中的收入,不够付轮船老轨的人工。”

林玉婵点点头。

“为信息付费”这个概念,就算是到了现代社会也未能全员普及。如果她真的傻兮兮的印册子卖,可想而知,多半是给他人做嫁衣裳,不出三两天,盗版满天飞,她自己凄惨吃土。

她慢慢说:“《北华捷报》增出的那个副刊——《船务商业日报》,其实就是给洋商提供类似便捷的情报。既然《船务商业日报》能赚钱,说明这个盈利方式是可行的。区别在于,洋人大多富裕,不在乎那点订阅费,而报纸走薄利多销路线,以洋人的收入水准来说,定价更是相对低廉,所以……”

价格低到一定程度,人们就不太愿意费尽心思弄盗版。而且这年头没有扫描拍照,盗版的成本也比较高。

前提是,她的“订阅用户”必须足够多。

以博雅目前的商誉,恐怕没办法做到一炮红遍上海滩。

她马上又说:“可以先低价或免费,等人们习惯了看着情报做生意,我再提价……”

“那大约需要多久?”苏敏官含笑问她,“十年?”

林玉婵无言以对。

这是后世的互联网创业思维,以低价补贴开路,先圈一波消费者,等抢占完市场,再悄悄提价,或是推销其他增值服务。

不过,在大清朝,生活工作节奏缓慢,商人们遵循几千年的买卖习惯,不是那么容易扭转的。

林玉婵粗略算了算。除非自己再融三千两银子的资,否则大概玩不起这个套路。

苏敏官看她面前的金必多浓汤又是一口没动,无奈笑了笑。他就不该逗引她讲话。

舀起一勺,探身送到她嘴边。

林玉婵也有点口干,难为情地放下笔记本。看看雅间窗口,帘子都挂着一半,外面来来往往的客人都能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