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汉口茶商脸色都是一黑。
天上掉下个林姑娘, 本来就路数不正,大家看她能跟洋人顺畅沟通,死马当活马医的请她帮个忙,传个话;谁知她转眼就和洋人谈笑风生,茶厂里聊了半天,众茶商觉得莫不是遇到坑蒙拐骗的了。
若不是亲眼看到她扇了洋人一巴掌,真要以为她是个委身番鬼的女汉奸。
朱老板跟身边众友商已经决定,要是这林姑娘帮不上忙,那大家翻脸就走,继续抄家伙干他的。
此时见她慢吞吞泡茶,有人便心生焦躁,一双眼四周乱看,忽然发现她手边的茶罐——
“嘿,林姑娘倒阔绰!博雅——这不是海关特供的洋茶叶么?上海买的!这一罐挺贵吧?”
上海是全大清最为开放的去处,各种潮流洋货都自此而来。对于内陆的商人来说,上海来的东西,就算是一根针一块布,也自动贴上“时髦”、“洋气”的标签。
海关洋人挑剔,放着本地的砖茶不买,非要从上海运来这些花里胡哨的外销茶。汉口茶商对“博雅”这个牌子也略有耳闻。
质量如何,普通人都没试过。毕竟茶叶这东西又没有统一的鉴定标准,口味上见仁见智,只要不是太粗糙,就都能卖个好价钱。但那包装、分装、防潮方式——这些表面功夫可真是精致,一下把汉口那些茶砖茶饼给衬出一个“土”字。
现在,久闻大名的“博雅”骤然出现在茶桌上,茶商们暂时忘记李维诺夫。有人端起茶盏,试着尝了一口。
……也并不是琼浆玉液。但口感上,和汉口这些专供俄国的茶叶,还是有细微差别。
朱老板咂着舌头,心想,这就是英国人喜爱的口味?
林玉婵微笑道:“最近我们换了供货茶园,但炒制方法还是一样的。这一罐火候稍微有点过,是筛下来的试验品,但我觉得别有一番风味。诸位老板们见笑。”
当啷几声轻响,有人失手把茶盏掉回桌上。
“林姑娘,你、你的意思是……你是博雅的……”
林玉婵倒出第二遍茶水,然后分发名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