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你去跟郑老板说,我这些棉花,暂时不卖。”
邓伙计放低声:“姑娘是想找别家?小人好心提醒一句,不管是宝顺,还是其他洋行,都执行统一收购价,卖给谁都是一样价格。前日开盘价二两一钱五,昨日是二两一钱,今日是二两。回不去啦。”
那伙计推心置腹,不似扯谎。况且“开盘价”明晃晃在码头挂着,也没必要骗她。
“姑娘,小的现在去把东家叫出来,跟你签订单吧?再耽搁下去,价格还会往下掉的。”
林玉婵咬着嘴唇,一时间内心松动。
要么就赶紧出手?每担二两,佣金一成,虽不赚钱,起码不亏本。若明天价格跌到一两八,她真是哭都没处哭。
“对赌协议”还剩一年零三个月。
她低头,看到口袋里露出的《质量鉴定手册》。
孤儿院工厂如期开工。从胡二爷手里夺下的三个姓黄的小女孩,已经用双手给自己挣出第一枚铜板。
她去检查过。孩子们初试机器,新鲜如同玩具,干得效率十足。轧棉花是不费脑子的体力活,孤儿院还特特请了教员,在工作的同时,带着孩子们诵诗启蒙。
黄幺妹脚上的化脓伤口已经好了。中午开饭的时候,她健步如飞地去抢碗勺,跑得比谁都快。
黄大脚智力发育有点迟缓,不会操作机器,于是孤儿院培训她烧饭,顶替一个年老的厨娘。她经常忘记放盐,于是眼下孤儿院的餐桌上,像西方家庭一样,摆了盐罐子,大家按口味自己加盐。
满脸雀斑的小黄鹄,依旧小心翼翼的到处讨好人,每天都要确认几遍:“你们不会再把我卖掉吧?我现在干活很努力的。”
但最起码,敢说话了。有一次德肋撒嬷嬷还看到她蹲在墙角,用草扎出小猫小狗,跟它们讲话。
林玉婵想,自己前期投入了那么多,不是为了仅仅“不亏本”的。
至少……要给这些瘦弱的孩子,挣出个加餐的餐费吧?
她站起身,朝邓伙计笑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