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页

闻朗闻言歉意地一笑:“我也想告诉三姑娘,可我出生时,祖母已不在人世了,我未曾见过她。”

陶渺有些诧异,闻朗如今也有十七八了,老安国公夫人竟这么早便去了嘛。

似乎看出陶渺的疑惑,闻朗解释道:“听说我祖母当年是因为我姑母的事郁郁而终的。”

“你姑母?”陶渺见闻朗终于谈到此处,心下激动,却佯作不知,“可熙渺不曾听说,安国公还有姊妹啊?”

“三姑娘不知道也很正常,因我那姑母在四岁时便走失了。”闻朗叹道,“我祖母正是因为此事,伤心不止,后缠绵病榻,不过两年便撒手人寰。”

四岁时走失

倒是与秋娘告诉她的,陶茗儿被拐时的年岁一般无二。

“那世子的姑母便一直没寻回来吗?”陶渺试探道,“难道就一点消息也无。”

闻朗摇头,“想是当年我姑母年岁小,记不住事儿,才会找不见回家的路。我祖父祖母,甚至我父亲到如今都还在寻找,确实也曾有过几人来安国公府认亲,可惜都只是贪图富贵,意欲冒名顶替之徒。”

陶渺沉吟半晌,一双美眸暗自转了转,又道:“上回,我与世子偶然在府上遇见,后听您家奴婢说,那里便是您姑母住的地方,可您缘何在那儿?”

闻朗没有犹豫和怀疑,对陶渺可谓知无不言,“那时临近我祖母的祭日,每年祖母祭日,我父亲便会取出姑母的物件,请大师做法,虽说姑母如今不知生死,下落不明,可我父亲也怕姑母在哪儿丢了性命,成了孤魂野鬼,没了归处。”

听到闻朗话中的“丢了性命”和“孤魂野鬼”,又想起陶茗儿的遭际,陶渺只觉心仿佛被针猛扎了一下,疼得厉害。

虽说她知道陶茗儿去世的事,但她并不知陶茗儿到底被埋在了何处,也不知每年她的忌日有没有人去叩拜。

闻朗见陶渺突然愣起了神儿,唤了她一声:“三姑娘,你怎么了?”

陶渺只淡淡而笑,旋即问出了她今日来见闻朗最想问的问题,“难怪我那日在那屋里的圆桌上看到那么多小物件,我记得其中还有一支别致的桃花木簪呢,那也是您姑母留下的?”

“那是我祖母生前特意用一截宁山寺后山上的桃木,请匠人为我姑母做的,说是能保平安。”闻朗回忆道,“听说当时为了谋个成双的好兆头,还特意做了两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