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摔倒了,胤祐也十分开心,欢快的笑声充斥在整个房间里,就连院里院外的下人也感受到了他的好心情。
皇贵妃看着兄弟俩抱在一起大笑的样子,也很开心。总之一家人整整齐齐,健健康康比什么都重要。
她走过去,抬起手不轻不重的在胤祐屁股上打了一巴掌:“成天冒冒失失的,你哥病才刚好,你别压在他身上。”
小家伙好几天没见到哥哥,想得不得了,疯起来哪里听得进额娘在说什么。
腿一抬,直接跨坐在了他哥腿上,俯下身,用手捧着他哥的脸:“都瘦了,要让额娘做些好吃的,补一补。”
四阿哥从小到大拿着个弟弟就没有办法,捏捏他的小脸,问道:“你又馋了?”
“可不是!”
胤祐去把小狐狸抱来给皇贵妃看:“你瞧,是一只通体雪白的狐狸,我给它起名叫婴宁。”
皇贵妃好奇问道:“为什么不叫聂小倩?”
“聂小倩是女鬼,婴宁是狐狸呀。”
皇贵妃连连点头:“有道理,小七也看过《聊斋》。”
“看过的,看过的!书生走夜路,总会遇到漂亮姑娘,不是女鬼就是狐狸精,吸干精气……”
皇贵妃越听越不对劲:“等一下,先等一下。这书你还是先借给额娘看看吧。”
小家伙眨眼:“可是我还没看完呢。”
“我先看,等我看完了你再看。”
小家伙撇嘴:“你不讲道理。”
皇贵妃在心里冷笑:“你妈要没收不适合你这个年龄看的书籍还需要跟你讲道理吗?”
胤祐举着他的小狐狸,问皇贵妃:“把它的皮扒下来,给你做一匹毛领怎么样?”
小狐狸吓得瑟瑟发到,大眼睛里满是惶恐。
皇贵妃说:“行吧,你交给内务府,让他们去处理。”
“啊???”
胤祐把小狐狸紧紧地搂进怀里:“我才不舍得呢。”
皇贵妃皱起眉头:“你能不能……把它放下,然后去洗手,换身衣服,一会儿该吃饭了。”
一行人返回到畅春园的时候,正好快到中秋节。塞外走一趟,回来的时候又正好遇到四阿哥生病,这一路可折腾得够呛。
于是,康熙决定今年的中秋不让太皇太后和皇太后来回折腾,就在畅春园过了吧。
正巧春天种下的粮食也已经收割完,晒好了。和往年一样,康熙命人留下一些,其余的都拿去赏赐给了山下的老百姓。
皇贵妃看了看那些面粉,正好拿来做月饼。酥皮、冰皮、油皮,豆沙、蛋黄、莲蓉、云腿、五仁,再做一些鲜肉。
胤祐一大早就拉着他哥过来凑热闹,他最喜欢的缓解是将包好馅儿的月饼放在模具中,往下一压,取出来的时候就有了规整的形状和图案。
小家伙问道:“为什么月饼只能是圆的呢,能不能做成方的或者三角形的?”
皇贵妃问他:“那你见过方的月亮和三角形的月亮吗?”
“我见过弯弯的月亮,可以做成月牙的形状吗?”
四阿哥笑道:“中秋是团圆的日子,当然要团团圆圆才好。”
小家伙点点头:“好有道理,但是我还是想做几个星星形状的,放在旁边。”
没有模具,小家伙就自己动手,把包着各种馅料的面团捏成五角星的模样,一起放进烤笼里烤。
做好之后,小家伙自己手上脸上沾满了面粉,自己就像个刚捏好的面团子一样。
皇贵妃拉着他去洗手,还像小时候那样,一点一点帮他搓掉受伤的面疙瘩。
搓了半天,皇贵妃的手忽然一顿,整个人就站在那里不动了。
胤祐正在跟四阿哥聊天,两个人就哪种口味的月饼更好吃展开激烈讨论。
胤祐说:“月饼当然要吃甜的,豆沙、莲蓉、枣泥、冬瓜酱……”
四阿哥摇了摇头:“还是咸的好吃,鲜肉、云腿,咸蛋黄。”
“诶!”小家伙回过头来,才反应过来有什么地方不对劲,“额娘,你怎么了,发什么呆呀?”
说着,他就把自己的手从皇贵妃手里抽出来:“还是我自己洗吧。”
皇贵妃又拉过他的手,在他指间关节的内侧,虎口位置以及掌指关节处来回摸了好几遍。
小家伙低头,看着自己的手:“怎么了?”
皇贵妃用指腹细细的摩挲那些粗糙突起的地方:“这是……什么时候起的?”
胤祐满不在乎的举起手看了看:“早就有了呀,刚练剑的时候,还起了血泡,后来脱了一层皮就好了,然后又起了又好了,又起了又好了……最后,就成这样了。”
他的小手依然白白嫩嫩,只是在别人注意不到的地方,有一层剥茧。
皇贵妃一直也没有发现,直到刚才给他洗手的时候才摸到。顿时心里面五味杂陈,说不出的心疼又欣慰。
他儿子从小就是个一朵娇滴滴的小花儿,下人给他换衣服的时候,手上有茧子,不小心碰到他,他都要皱一下眉头。
可他自己,因为练剑手里起来血泡却从未听他提起过。
皇贵妃问他:“疼不疼呀?”
“不疼,早就不疼了。”
“那就是说,以前很疼?”
“有点。”
“怎么没跟额娘提过?”
胤祐扬起嘴角笑了笑:“师父说这是每一名剑客都要经历的,如果忍不了,就不要练剑了。”
四阿哥在一旁听着他们的谈话,也走过去,在弟弟的头顶轻抚一把:“小七长大了。”
胤祐吸了吸鼻子,忽然转身:“月饼烤好了!”
小家伙转过身去,一蹦一跳的跑开了。在他身后,皇贵妃和四阿哥对望一眼,都知道他这是不想额娘和哥哥为他担心。
今天天气不错,月朗星稀,月亮宛如一只银盘挂在天幕上,旁边稀稀疏疏的点缀了几颗星子,被它的光辉映衬得黯淡无光。
畅春园里的桂花这几日正是开得最盛的时候,就连吹过的微风都是浓郁的桂花芬芳,香气宜人。
中秋宴摆在院子里,因为在畅春园的妃嫔不多,也没有邀请王室宗亲赴宴,就只有皇上一家老小。
康熙和他的妃嫔陪着太皇太后,皇太后坐了一桌,皇子们坐了一桌,公主们坐了一桌,难得是一顿有些家庭氛围的团圆饭。
旁边的戏台子上有皇家戏班唱戏,咿咿呀呀的,都是些应景的吉祥曲目,听得太皇太后很是高兴。
饭桌上,皇子公主们又根据各自不同的口味展开了激烈讨论,有的爱吃甜的,有的爱吃咸的。四阿哥、六阿哥和五公主的口味依旧很统一,三个人都喜欢咸的。
五阿哥、九阿哥和十一阿哥三兄弟就没那么统一,三个人竟然挑了三个不同味道的月饼。
桌上不仅有月饼,还有螃蟹,主子们动手,自有宫女在一旁伺候,用工具将蟹肉剔下来,放在装有酱料的碟子里,呈给主子们享用。
九阿哥他们吃过饭之后,就带着更小的几个弟弟们在园子各处玩耍。
胤祐他们几个毕竟不是小孩子了,对那些捉迷藏一类的游戏也不感兴趣,个个都一本正经的坐在位置上,以此讨皇父欢心。
胤祐是坐不住的,没过一会儿他就站了起来。正在兄弟们陪着阿玛畅聊的时候,一个人偷偷地溜走了。
他走出去不远就听见身后有人在叫他:“小七。”
胤祐转过头来,看到六阿哥从树丛的阴影中走出来,银白的月光洒在他的身上,少年负手而立,身量修长。
不知不觉,大家都在长大,早已经不是可以肆无忌惮玩闹的孩童,而是渐渐将自己塑造成大人的模样。
胤祐冲他咧开嘴笑:“六哥。”
六阿哥走到他身旁,问他:“你要去和老九他们一起捉迷藏吗?”
胤祐拿肩膀撞了他一下:“当然不去,我又不是小孩子,才不跟他们一起玩。”
两个人都没有带随从,也没个掌灯的人,好在今天的月亮又大又圆又亮,一地的清辉,比打灯笼还亮堂。
兄弟俩沿着稻田和前湖中间的路往前走,六阿哥看着他笑:“那你这是要去哪儿?”
胤祐摸了摸肚子:“吃得太饱,随便走走。”
“那我陪你一起。”
胤祐忽然想起什么,问他:“你最近有见过白大人吗?”
六阿哥点了点头:“回来之后,见过一次。”
“那你学得怎么样了?”
这时候,他们来到了船坞,那里停泊着几支小船,是平日太监清理湖面用的。
胤祐看了看湖面上的月光,忽然想起一句诗来:“清洛半秋悬璧月,彩船当夕泛银河。”
于是,兄弟俩对望一眼,快步往船坞那头跑去。
胤祐问道:“六哥,你会游泳吗?”
六阿哥反问:“你会吗?”
胤祐点头:“我会。”
六阿哥耸了耸肩:“我不会。”
“那算了。”胤祐拉着他往回走,“这要是被阿玛知道,咱俩非挨一顿揍不可。”
六阿哥却忽然握住了他的手:“这儿清静,咱们就在附近走走吧。”
再往前就到了大宫门,后面是无逸斋,穿过无逸斋就是他们居住的西花园。湖的对面是九经三事殿,畅春园最重要的宫殿。
六阿哥既然说这话,胤祐一听就知道,他是有什么心里话要对自己说。脑子里忽然闪过那个让他记忆深刻的场景——黄昏下,他们俩坐在南苑行宫的院门前。
那时候,他们俩也才三岁多,不知为何,那个画面深深地定格在胤祐的脑袋里。每次想起来,唯一的变化大抵就是六哥的模样。
两个人就在船坞旁边的堤上席地而坐,四条腿悬空,晃荡在湖面上,低头就能看到水中的倒映,偶尔还有一两条锦鲤游过,不远处还有两只仙鹤交颈而眠。
胤祐想:“迟早得把你俩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