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常见的是“吹灰”。
就是早上扒灶坑灰,总有带火星的,往上盖点干稻草,再吹吹,很容易就起火了。
原身就经常那么干。
还有在屋里弄个土坑,用来放没烧透的木块,这其实就是土法做木炭。
林小红有些搞不懂,如今火柴两分钱一盒,一盒里一百来根火柴,节省一根火柴能省多少,不到002分。
真!不!至!于!
她还看到了两样好东西,就是嘎啦油和雪花膏,用来擦手、抹脸还是很有必要的,要不然一冬天过去手、脸都得皴。
这两样也不要票,嘎啦油不贵,五分钱一盒,那个友谊牌雪花膏价格稍微高点,要四毛五一盒,但是瓶子不小,能用好久。
之后又买了虱子药和半斤不要票的大白兔奶糖和江米条。
林小红觉得差不多了,背篓已经很有重量了。
买了这么多,她才花了十二块多点。
再次感叹…钱真值钱。
至于年货,现在买还太早。
其实也没啥好买的,她也没肉票啥的。
林小红稍微整理了下背篓,再次背上,闷着头开始往家赶了。
等回到家,太阳都正中了。
略略休息,将灶坑点上,她就去接孩子们了。
毫不意外,孩子们又在大伯家吃了。
林小红和大伯母她们寒暄几句,将虱子药给了大嫂她们,带着孩子们回家了。
“小溪你带着弟弟烧火,我下点疙瘩汤。”林小红安排二闺女烧火,孩子们吃了,她还没吃呢,“大江,你去给大爷爷家送点苞米面。”
等到孩子们应下,林小红又想起来她买的东西,忙喊住大儿子,给仨孩子一人嘴巴里塞一块大白兔。
这个年代真的是真材实料,大白兔奶味十足。
问她如何得知的,自然是半路上已经吃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