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页

“好哇!”盛言楚拍桌而笑。

他在京城时原就有一个作画的名字,叫地沉先生,这名号知道的人不多,除了盛家人和卫家人,也就画避火图发家的赵蜀知道。

不久,京城书肆开始上架地沉先生的‘大作’,本以为是燥羞的避火图,一打开,偷偷摸摸窥看的男人们傻眼了,这是什么清晰脱俗的画?!

一时间,有人闹到书肆退货,书肆得盛言楚的提醒,早已对出现这种画面有了应对法子,退货?可以,一切都好商量。

书肆好说话的面孔让众人呆了,退书的男人们不甘心,等到地沉先生的第二册 书籍上架后,男人们冲到最前边,一翻,几人萎了。

伤心的人有之,欢喜的人亦有之,从前不少人家主君见家中儿郎贼眉鼠眼地偷看避火图,气得肺都炸了,得知地沉先生‘改过自新’画起漫游图,主君们还不信,买来一看,嘿,还真是!

盛言楚图字结合,将地方各处的风景惟妙惟俏地搬到书本中,很长一段时间,盛言楚笔下的漫游图成了坊间百姓神往的书籍佳作。

漫游图传开后,前往各地采风或游学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后世更有甚者直接节选盛言楚在漫游图上的描写当做招牌宣传本地旅游。

盛言楚一生为好多地方都画过漫游图,且他喜欢在每册书后都印一个‘盛’字红章,以至于后世各大旅游景点为了争夺盛言楚为他们本地的古代旅游大使曾吵得不可开交。

……

盛言楚后来和华宓君一直呆在西北,西北桑榆、五谷遍地都有,盛言楚辞官过去后,还将小米辣的种子带到了西北。

如今的西北物产富饶,隐隐有小江南之称。

西北有一处绝美的地界,叫万峰林,磅礴数千里,山与海交接,极为壮观。

这边山峦起伏,晴朗的日子多,数不清的梯田像一条条带子环着大山和河流,田野青葱碧绿,溪水澄澈明亮,建在这边的山寨民风质朴,是十分难得的田园之地,盛言楚和华宓君商量后,决定将他们以后的家安在此处。

程春娘和柳持安也搬了过来,几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青山如黛,野花扑鼻,这般好的晚年生活能不美哉?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