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页

对哦,撇开赌资,他该着眼于国子监优监生和那些权贵子弟身上才对,思路一打开,脑中的想法就跟高山上的水一样,一开闸哗啦往外倾泻。

写第二道题时,盛言楚明显感觉殿中气氛变得紧张起来,就着蘸墨的空隙,他余光往前方探了探,果不其然,老皇帝走下来了。

底下的贡士们均不敢抬头,只顾垂眸沙沙写个不停,有胆大的贡生故意凹出别致的姿势静候老皇子过去观阅,谁知白费了一番功夫。

因为老皇帝下来压根就不是为了看贡士们,而是背着手大摇大摆地走出了金銮殿。

有人失望,亦有人擦擦额角的汗水松了口气,盛言楚则目不斜视地答题。

一炷香后,礼部派宫中的内侍给每位贡士倒了一盏热腾腾的清茶和一碟子饱腹用的糕点,有人不敢伸手吃,唯恐逾礼或是紧张打翻茶盏湿了考卷,盛言楚倒没想太多,抄起松软香甜的糕点就往嘴里塞。

脑力费神,书生们大多体虚,若中途不吃点东西很容易目眩。

吃完糕点,盛言楚端起茶水咕噜咕噜地喝起来,仰头咕到第三口时,盛言楚险些呛口。

此时墨玉般光滑的大殿砖石上印着一道人影,盛言楚眼一斜能看到人影停在他身侧,就在他端着茶盏喝也不是,不喝也不是时,老皇帝的手伸了过来。

第119章 【三更合一】 盛状元没……

盛言楚手心里爬满汗水, 这时,老皇帝手指停在了虚空之中。

盛言楚忙将茶盏放下,以为老皇帝要看他正在写得算术题, 却见老皇帝蜷了蜷戴着蓝玉扳指的手, 随后伸向了旁边的小夹子。

小夹子上晾着盛言楚已经写好的那道咸庆郡老百姓为了减赋税起义的时务题,盛言楚写这道题的思路很明确, 庄户人家起义于封建王朝而言当然不可取, 若人人都跟咸庆郡一样遇事行不通就起兵造反辱骂衙门,那岂不是将老皇帝的颜面往脚底下死命的践踏?

所以盛言楚迎合老皇帝的心思,开头就痛斥咸庆郡百姓此举的不应该,但商户出身的盛言楚深知嘉和朝赋税的高低,如果在七成荒山的咸庆郡收取和临朔郡等平原丘陵一样的赋税, 换言之, 咸庆郡贫苦百姓的税收和盛言楚这等商户没区别。

毕竟他们挣得少交得多。

所以文章收尾时,盛言楚没有像其他贡士感性地帮咸庆郡起义百姓求情, 而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 将各地的税收都拿出来做了比较,从而突出咸庆郡百姓每年向朝廷上缴高额赋税的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