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页

应玉衡咕了一大口枇杷水,哼笑:“要我说,这些报喜人得改改策略,既知甜水巷里有个解元公子,何须守着别的举子,往你家门口一站,一旦听到风吹草动,立马进来报喜,届时这第一茬的赏银怎么着也要好几两吧?”

盛言楚眼眸一眯:“这也得看报的是第几名的喜,若是那吊尾巴的名次,我哭都还来不及呢,哪里还有功夫应付他们?”

当然了,这话是玩笑话,上了杏榜都是喜事,没道理将报喜的下人往外赶。

前些年就出了一桩奇闻,据说一名十分有才学的举子极为不满自己考了榜尾,从报喜人那听到消息后,那举子一气之下殴打了报喜人,并扬言报喜人在说胡话,后来贡生名单传开后,举子才知道自己做了蠢事。

有心人将这件事告知了皇上,皇上极为不悦,痛斥此子嚣张狂妄,后来此子连在殿试上翻盘的机会都没了,直接由皇上赐了同进士踢出了京城,此生没被重用。

应玉衡啧啧道:“第几名的喜?自然是会元——”

“别别别,”盛言楚也学起了笑脸谦虚这一套,昂首道:“有应兄珠玉在前,我岂敢越过应兄?”

这话半真半假,应玉衡的确是个了不得的才子,但盛言楚认为今年的会试他做得并不差。

当然,前提是那道‘西山书院’的时务题他没有悟错朝廷的意思。

两人闲侃互相奉承时,贡院屋内却吵得不可开交。

远在皇宫里的皇上不知何时进了贡院,此时正端坐在上看着两方人为了谁做会元而吵得面红耳赤。

“可有定夺了?”

老皇帝年迈,但神威俱在,声音沉稳有力。

屋子顿时一静。

右边一文官撩起官袍往前一跪,铿声道:“皇上,臣以为会元当定江南府应玉衡,应玉衡不论算术、律法,皆答得严谨有条有理,第三场诗赋更是出色非凡…”

话还没说完,左边站出一人:“皇上,臣以为当赐临朔郡盛言楚为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