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不少后,他才正式审题。
葳蕤山分南北,地处南边的临朔郡几百里外就是江南府,江南府是举世闻名的文人天堂,大约是紧靠浓郁学风江南府的缘故,临朔郡的乡试题要比北方京城难度偏高。
回顾前年,盛言楚犹记得卫敬联合贡院出得考题紧贴时政,秀才们不傻,知晓卫敬喜欢拿人间百态出题后,这两年里,秀才们花了不少银子买书肆的刊报品阅。
嘉和朝的印刷术技术并没有达到巅峰,故而郡城的刊报极为的昂贵,且还要托人从郡城往外寄到家,如此又是一笔费用。
包括盛言楚在内的秀才们皆咬着牙一期不漏的将刊报买了下来,每每到手,都会一个字一个字的扣,然而卫敬今年却在第一场乡试上只出了五道时务题。
盛言楚提前将几十张考卷审阅了一遍,数出只有五道时务题后,说不心疼之前花得银子是假话,心在滴血!
有几个秀才和盛言楚做题的顺序一样,待笼统的看完考卷后,几个秀才只觉浑身拔凉拔凉。
盛言楚啧了一声,现在只能期待后面两场能多一些时务题,不然他那几十两的银子就真的打水漂连个回响都没有。
五道时务题,剩下的题目由策论、算术以及律法三分天下,这三类几乎持平,但显而易见,第一场乡试不论是策论,还是算术亦或是律法,难度都相当高。
审完题,盛言楚心底对第一场乡试多少有了点头绪,抛开难易,第一场侧重于考察书生们的基本功。
一些简单的墨义题几乎没有,帖经题多而冗杂,不过四书五经难不倒盛言楚,对于那些熟读书本的书生亦是。
喝了一口提神的薄荷茶,盛言楚沉了沉气,拿起笔开始先做帖经,面对截断的生僻句子,盛言楚先在素纸上默写一遍再誊抄。
帖经题于他而言虽是小菜一碟,但一张一张的帖经题写个不停,再稳的心态都会生出烦躁。
默写完几道帖经题,盛言楚起身在考棚里踱步走了两圈,扭扭脖子开始放空思绪。
对面的裘和景翘着二郎腿正在跟一道算术题过招,心烦意乱间,裘和景看到斜对面的盛言楚突然罢笔站了起来,神色不耐。
见盛言楚在屋里走了两圈后又端坐了回去,再下笔时,笔走游龙毫不停歇,一点都看不出卡题的难受。
裘和景抖腿的动作一滞,丢下笔学着盛言楚在屋里走了两圈,嘿,还真别说,走两圈后,裘和景忽然灵光一闪,再看桌上的算术时,顷刻茅塞顿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