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页

官船开走后, 春娘锅子铺的忙碌终于归于平静,送走铺子里最后一桌食客,日头都已经下了山, 盛言楚搬来一个杌子坐到了后院的大树下。

晚风习习, 加之码头水多,入了夜后越发的冷人, 盛言楚披了件略厚的秋衣, 盛小黑则蜷缩成黑团窝在盛言楚的脚下,盛言楚摊开腿上的账本,挑眉问赵谱:“这一个月卖卤肉的账竟有这么厚?”

静绥县的人什么时候热衷吃卤肉了?

赵谱搓搓手:“楚哥儿,你有所不知——”

指着站成一排的宁狗儿等少年,赵谱乐滋滋道:“我们脚程快, 半天的功夫就能将静绥县城的大街小巷给跑个遍, 跑完了县城,宁狗儿和他弟弟几人会划船去对面县城卖, 其他人则挑着担子去城外的山庄跑, 一天下来,要卖好几十斤的卤肉。”

盛言楚咋舌,难怪他舅娘吃饭的时候一个劲的劝他多买几口卤肉的锅, 就这样几十斤几十斤的卖, 一口锅当然不成。

赵谱作为几个跑腿少年的头头,对有些事了如指掌, 对面县城哪条街上的人喜欢吃卤肉,哪条街上的人喜欢吃猪心肺等下水,他都能分得很清。

盛言楚边看账本边听赵谱说这一个月铺子里发生的事,有大有小,小的他舅娘和舅舅给处理了, 唯有一件大事,其实也算不上大事。

“楚哥儿你走后,静绥书院一个书生突然找上来了门,冷着脸不太好相处的样子,他见你不在铺子立马就走了,一个字都没留。”

“知道是谁吗?”盛言楚问。

赵谱:“我瞧着像是王家的童生,只不过那天天黑,我跟宁狗子回来的晚,他走得又急,刚好撞倒了宁狗子,我上前扶人,只略看了一眼他就甩开我跑远了,后来程家舅舅说那人自报家门说是楚哥儿你的同窗,也不知道大晚上我有没有认错人。”

“就是王家童生。”宁狗儿一口咬定,“他外家有两个舅子,姓蔡,那两人前几年经常半夜去我家翻东西,蔡氏兄弟张狂不就是仗着王童生的身份吗?”

“王永年再怎么也只是个小小的童生,何至于蔡氏兄弟如此仗势欺人……”盛言楚顿了一下。

宁狗儿身为静绥本地人,立马上前解惑:“这事有缘故的,王永年开蒙晚,当年才学了一两年就下场科举,没想到一考一个准,竟拿了头名童生回来,为此进了县学。我爹他们说王永年是神童下凡,指不定过两年就做了大官,因此谁也不敢得罪王家的人,蔡氏生的貌美,嫁给王永年第二年就生了个大胖小子,总之蔡氏在王家的地位是稳住了,故而那蔡氏兄弟才敢在外头借王永年的风头乱来。”

“哼,可惜王永年这些年止步不前。”

“借口家中孩子小不能脱身,所以放弃了当年的院试,今年听说是身体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