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言楚哭笑不得,读书人到了一定年纪都会在腰间别一块小印章,是为了方便在外写诗落印用的,一般随身携带印章的书生大多都是当地鼎负盛名的大才子,因为只有大才子才有机会在外边被别人请着赋诗。
不过现在书生佩戴印章已经成了一种潮流,有些连平仄都分不清的人为了装文雅也会在腰间别一块印章,久而久之,佩戴印章就变了味。
但在孟双眼里,盛言楚拥有印章没有弄虚作假。
才十岁啊,孟双叹了口气,头顶秀才功名,和县太爷打成一片,如今还得了郡守大人的赏识,啧啧啧,前程不可估量。
见孟双误以为这枚印章是卫敬所赏,盛言楚微微一笑没有去纠错。
龙椅上的老皇帝还是有良心的,对外只说给了赏赐,但没有言明是印章。
臣民不知,但身处皇权中心的太子和四皇子肯定清楚老皇帝赏了什么东西给他。
一想到这两个大人物,盛言楚头就疼。
卫敬先他一步出府去北边巷子指挥修缮房屋去了,如今府中只有杜氏,盛言楚怕了杜氏看他的那种咄咄眼神,从书房出来后,他赶紧随便喊了一个小厮过来,交代说他先回客栈了,等卫大人什么时候有空他再过来拜访。
小厮刚想说郡守夫人已经命人整理了客房让盛言楚住,盛言楚神色匆匆,根本就不听身后小厮的叫唤,快步跑出了郡守府。
小厮拦不住人,只好去跟杜氏请罪,杜氏一听盛言楚回了客栈,脸上难掩失望之色,慢慢站起来端详着桌上那碗刚端上来的菜肴,蠕动了下嘴唇,叹气连连:“我儿若还活着,定跟盛小秀才一般心巧嘴乖……”
叹气后,杜氏摆摆手:“既然人回了客栈,你们就将饭菜送到那边去吧,小孩子家家的,不经饿。”
盛言楚刚回到客栈还没缓过气,后脚杜氏身边的大丫鬟就敲响了房门,望着桌子上的炖汤补品,盛言楚含泪饮下了来自郡守夫人的关爱。
等人走后,孟双对杜氏的诡异行为做了解释。
“卫大人曾有一子,一两岁得病走了,卫夫人自此落了心病,看到如你这般大的孩子都会想起儿子,我听外边人说杜夫人已经好几年没再想那个孩子了,也不知怎么了,见了你后又开始泛起魔怔,你瞧瞧这满桌子的补品,怕是又将你想成了她自个的孩子。”
盛言楚竭力忍住喉管里的吐意,闻言惊悚的抬眸:“我就说她看我的眼神不对劲,原来有这层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