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页

盛言楚茫然的摇头:“大人知道?”

卫敬眼神微微一沉:“皇上如今岁高,子嗣却不丰。朝中皇子现有中宫嫡子四皇子、淑妃之子大皇子,其余几个皇子姑且不用防着,毕竟母家身份低微。”

“据说那几个皇子的学识和胆魄都不及四皇子和大皇子,如今朝中争储风头最甚的当属四皇子和大皇子,大皇子胜在是长子,背靠着高门之家襄林侯,四皇子虽年幼,却是出自中宫,两人势均力敌,朝廷这几年为了太子之位吵的不可开交,皇上前两年碍于襄林侯的苦苦相逼,封了大皇子为太子……”

说到这,卫敬突然看向盛言楚,眼眸一眯:“但东宫之争远远没有结束,皇上其实已经不是第一次厚待像你这样的年少之才,京城八岁稚子路缙突然站出来判了一场案子就被皇上选为太子陪读,这两年科举,皇上都有意择选年纪小的举人为三甲,名单一出来,那些新科进士立马被两位殿下抢夺一空,如今你救南边各地于危难之中,怕是……”

卫敬的话没有全部说完,但盛言楚已然懂了未尽之言。

他若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百姓,皇上根本没必要赏赐这么珍贵的东西给他,之所以亲手雕刻印章千里迢迢送过来,是想拉他进储位之争这趟浑水。

京城百官皆以为当今圣上内心属意的太子人选应该是中宫所出的四皇子,所以当路缙成了太子陪读后,皇上立马将新科状元俞庚送到了四皇子府做起先生,两相对立,皇上是一分一毫都不想让四皇子吃亏。

皇上偏袒四皇子在朝中已经不是秘密,但盛言楚却转念一想,其实皇上这么做未必是为了四皇子。

皇权之人都喜欢用一方制衡一方,若太子将朝中人都拉拢了过去,那龙椅上的皇上怎么办?自古皇帝没有不贪权的,哪怕是亲生儿子,皇上也会使心机防着,唯恐他还在世的时候儿子将自己手中的权力夺走。

所以皇上明晃晃徇私袒护四皇子实则是为了形成一股力去跟太子达成平衡罢了,如此,太子身后有虎狼才没有心思去遐想龙椅之位。

由此看来,皇上这是想把他当成一颗棋子分配给某位皇子来制衡另外一位了。

但会是谁呢?是太子还是四皇子?

第57章 【二更】 谁更适合做郡守……

当盛言楚问出这句话时, 卫敬看向盛言楚的目光多了几分打量,盛言楚盯着来自卫敬的威严审视,不卑不亢的重复一遍:“还请大人指点。”

他想赌一把。

卫敬没有将印章大咧咧的送到静绥, 说明卫敬有为他的安危着想过, 这样替他着想的前辈,他愿意去信一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