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鬟紧了紧怀里的包裹,低眉顺眼的回禀:“静绥县令又来信了,还送了些女人做的衣裳,夫人见了心里不舒服……”
“信给我。”卫敬皱眉交代,“至于衣裳别扔,拿给外边的百姓吧。”
丫鬟应声离开,杜氏气没消不理卫敬,卫敬拿着信无奈的劝:“静绥县令张郢毕竟是京城张家的人,我得给他留面子。”
杜氏冷哼一声进了屋,卫敬叹了口气坐到一旁拆信,看完信后,卫敬蹭的站起来大喊:“等等!静绥送来的包裹先别扔——”
吼完卫敬就冲了出来,徒留杜氏捏着帕子傻楞在原地。
卫敬拿到包裹后直接带着人去了城中绣坊,然后将衣裳交给绣娘照着图纸研究。
绣娘刚拿到图纸的时候一窍不通,可卫敬坐在那不走,绣娘们没辙只能硬着头皮研究,经过一天一夜的讨论后,终于有了头绪。
卫敬紧跟着松了一口气,不出几日临朔郡的人终于穿上了毛衣,不仅有兔毛衣还有狼毛衣羊毛衣。
很快消息传进了杜氏的耳朵里,听闻静绥张郢手下有一秀才献上御寒的良计从而拯救了临朔郡数以万计的百姓后,杜氏对自己当日的行为表示十分的后悔。
正准备去跟卫敬道个歉时,却见卫敬套着一件滑稽的灰色毛衣走了进来。
杜氏憋住笑,问:“这就是那小秀才献上的毛衣?”
卫敬不住的称赞:“到底是男孩子,能做到这份上已经算是翘楚了。”
杜氏仔仔细细的看着毛衣,忽见卫敬从身后拿出另外一件毛衣,这件毛衣看一眼便知和卫敬身上的那件有天壤之别,针线细密,手法熟稔。
一听是秀才娘特意给她做的,杜氏心里不禁泛起涟漪。
这么些年跟随夫君四处任职,给她送衣裳首饰的人数不胜数,但女人却少有,且还是亲手缝制。
卫敬的致谢信跑伤了两匹马才送到静绥,张郢收到信后朗声大笑,直言盛言楚一进静绥就让前任刘县令高升,如今又解他的燃眉之急,且造福万千百姓,张郢忍不住大呼盛言楚宛若神仙童子降临。
一时间静绥百姓乃至没见过盛言楚一面的临朔郡百姓都对盛言楚赞不绝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