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页

很快又是一阵齐鸣的锣鼓声,声音一停,考棚里的学子们就跟打了鸡血一般哗啦哗啦的翻着试卷。

盛言楚不慌不忙的从考篮中找出事先预备好的红绳将宽松的长袖给绑起来,然后才静下心开始执笔书写。

诗文做的相当顺畅,不过康夫子特意交代过他,说县试第一场录取较宽,但学官会有心将字迹端正美观的卷子排在前面,因此下笔前,他先用官府发的素纸打了一个草稿。

确定不用再修改时,他才开始誊录。

嘉和朝的县试时间排的尤为的紧,从第一场到第四场,并不是所有学子都能考完的,每考一场后,学官和县令会立刻组织县学的教谕们进行批阅,为了公平,临朔郡三十六县县学教谕们皆提前被打散抓阄分到了各处。

连夜改完后,卯时一刻(5点多)准时将第一场考中的人员名单张贴在衙门口,这种行为称之为‘发案’。

静绥县的发案十分好玩,案条是一张足有六尺的圆纸,第一场考完后会录出前一百名誊抄在圆纸上,以第一名为中心,依次顺时针向外列出其余九十九名学子的考棚号画一个大圈,当然了,不会标注姓名。

不在圈中的学子,亦或是在第二圈第三圈的人,都不能再继续应试。

所以发案当天,中心的第一名最为瞩目。

……

“上面有我吗?”

“别挤!”

“嘿,我中了,第三十九名,狗剩,你在四十四……”

“中了中了,走赶紧走,还有下一场呢。”

“第一这人是谁?”

“院北三号是谁?你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