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页

姜霖说的也是真心实意的,当时他选择了农学后,第一次下地还真是无从下脚,看着乡民种植的特别轻松,姜霖还以为很简单。

学的也不算难,但也不简单,而且还是一个枯燥乏味的过程,回到宿舍大睡一觉后,第二天差点没能爬起来。

但是收获却颇多,也是那时候明白了为什么说“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如果不是学习了这专业,说不定姜霖永远也体会不到农民这一行的苦与累。

现在让崽子几个下乡,未尝没有这一想法,还有就是以后的知青下乡这茬,得先给崽子锻炼锻炼先。

想着,姜霖又问了出来,“不知道明天队里会干什么活?我想让孩子几个跟着学学。”

张爷爷笑呵呵的,“这时候都快到收获季了,还能有啥子活,有的话还是早种的黄豆可以收了。不过这干活怎么算工分之类的,得问大队长才行。”

姜霖连忙摆手,“不用计分,就是纯粹的帮忙,要不你看,我们都在大爷你家住下了,明天就帮你们的忙算了。”

张爷爷想了想,也不是不行,城里又不像其它村来看亲戚,干活还得讲究工分,就同意了。

随后,姜霖就被邀请走出去看看村里的情况。

姜霖还以为张东升家都会呆在院子里一天呢,没成想也是会搬小凳子出去的。

姜霖摆手拒绝了,“这村里我也走过了,想一个人在看看村子里的风貌。”

张爷爷也不知道啥风貌的,没有多劝。

不多时,院子里就空了。

姜霖则慢悠悠的看起了张东升家自留地的菜,不得不说打理的真的很好,村里人的生活智慧很棒,连边边角角都不放过,种上瓜苗之类的。

看完后,又走出去看看,村附近也是有农田的,不过颗粒比姜霖以前呆在实验田看的少好多倍,饱和度也不够,走近细细观察,有好些还是空心的。

姜霖不知道这样是不是这时候的常态,唯一能对照的就是以前学校的实验田,这又特别不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