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和他父亲一样的忠心耿耿不假,但他没有他父亲的大公之心。
康熙四十五年一月初八,保康站在布达拉宫的红宫大殿中,面对那平坦的屋顶上耸立着的镀金顶的亭子,微笑。
满绘着精彩壁画的两座圣所,最瞩目的,是当年五世da赖千里迢迢进京面见顺治皇帝的盛大风景,是六世da赖站在战场中央,面带莲花般的微笑,面对他和拉藏汗的佛门自在。
广阔的雪域,浩瀚的佛法,他终是改变西藏佛门的命运,他终是改变六世da赖的命运,终是——和这片佛国圣地结下不解之缘。
保康在两位da赖的纯金遗像面前,郑重地上一炷香。
出来红宫,面对冰雪覆盖下洁白无瑕的布达拉宫,洁白无瑕的拉萨,西藏,面对天高地远的浩渺天地,哈哈哈大笑着,解下腰上的酒葫芦大喝一口青稞酒。
“‘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好诗,好词。”
“一法勘破万法同,佛法无情人有情。五世da赖、仓英嘉措,你们都很好,都很好。”
清朗如玉的声音快活地念唱,“咕咚”一声,又是一口美酒。一身红衣似火的瑞亲王·快乐大师·保康哈哈哈笑着,出来布达拉宫,出来拉萨城,少年依旧。
第147章
一月初九, 保康离开拉萨,拉藏汗领着将士们给他送行,藏人们齐齐出来给他送行, 保康和他们挥手致意, 笑容灿烂。
“我会再回来看你们, 欢迎青海西藏的同胞们去中原看看。”他大声喊话,眉眼飞扬的模样, 满满都是少年人自由自在的风流多情。
道路两旁送行的人或哈哈哈大笑,或含蓄温柔地笑。
他们记得伟大的殿下对大清国做的一切, 记得对殿下孤身一起营救他们的六世da赖,记得殿下力主恢复六世da赖的自由。
更记得他们的六世da赖临圆寂之时那句:“我听到, 我们的同胞们,我们的躯体,我们的灵魂, 不停地告诉我, 跟着瑞亲王脚步, 大胆地生活。”
他们都记得,要大胆地生活。不因为之前的目无纲法“因噎废食”, 不因对佛的挚爱做任何一个教派的囚徒;他们都记得……他们的佛就在他们的身边,不是高高在上的冰冷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