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熏人醉,保康在五台山睡啊睡,好像真的像他说的那样,他吸收日月精华快乐长大。皇上在京城左等右等等不来熊儿子,收到师祖的来信,不由地眼睛湿润。
皇上知道,熊儿子是真的累了,真的感到疲惫了,熊儿子将他的胤禛弟弟和胤祺弟弟护在五台山,不乐意参与京城的各种明争暗斗,也不想再去负责他两个哥哥们之间的事儿。
皇上仔细地将信件又看一遍,小心地收好,收敛思绪,却又思绪翩翩。
自从他接熊儿子回京,三年多了。短短的三年多,不光这天下,京城,现在也确实是大变化了。
不说其他人,皇上自己都有了巨大的变化。
皇上赶在康熙二十三的春节之前回来京城,今年一开春就紧急安排人出海,就那个太医院的医者王景明,还有那些对匠艺有天赋的八旗儿郎,还有那些有志气出海看看的年轻人,通通送出海。
南下,北上,皇上充分认识到“这个时代”的战争的含义,对于天气的预测,对于火器的依赖,对于马匹和骑兵的落后……下定决心做一番变革。
时代大势如此。他不能每次打仗都仰仗熊儿子一个人的“特殊能力”,他必须制造出更好的火器和大船,制造出更好的蒸汽机来代替骑兵,琢磨出更好的预测天气的方法……
他摊开今年内务府新绘制的大清地图,见识了“大清天下之大”,又笑。
谁能想到,大清的地盘,这么大了那?
皇上之前做梦也没想过。
皇上的胸腔里升起一股豪气,他要做的事儿可太多了——可以安排大儿子去兵营,可以安排太子去学习怎么做一个变革中的太子,可以安排三儿子去学习其他各自知识……
然后皇上又叹气,因为他无力阻止他们对于皇位的争斗。
不光他的心态变了,他的儿子们,每一个都有改变,他的大臣们和百姓们,也都有改变。
一时间皇上感慨良多,又开始叹气,或者他唯一能欣慰的,就是他的熊儿子。皇上提笔给师祖写信,答应师祖,保康尽管在五台山休养,胤禛、胤祉,等春节的时候回来京城过节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