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愣住。
“臣,听索额图大人所言,甚为担忧。”三官保吞吞吐吐的,“皇上,太子已经册封,事关国本……”
三官保忠心耿耿,他自己的亲外孙胤祺他也见到了,可他还是忠心于皇上的决定,担心这般下去,皇上两难。
皇上简直气晕,皇上面对忠诚的老臣,能说什么?
“事关大清基业,朕自有议定。索额图……三官保再不要见了。”
三官保瞳孔一缩,跪地行礼,默默退下。
皇上等到三官保的身影看不到,抬手摔了手边的茶杯,“砰”的一声,四月石榴花花神杯在砖地面上四分五裂。
第82章
张英、李光地等等大臣都认为, 历朝历代都无法解开皇位继承制度的死结。而现在的大清,是处于一个过渡时期,从关外的八大贝勒共同治国理政,向中原的皇帝集权过渡。
这个堪称“混乱”的时期,再加上预立储君的事儿,对于满蒙王公的任何一个人,包括皇帝、满洲贵族和储君本人,都一时无法适应这种新的情况。
比如, 实行储君制度, 按照中原政权的规矩, 那就应当坚持储君不御政。宋朝和明朝为此还设置了, “皇帝和太子所谓两龙不能见面, 见面则相克的制度”。
因为他们都知道, 一旦皇太子御政, 必然引发皇太子与皇帝的权力冲突;一旦皇太子御政, 必然从中植成党羽, 与皇权相争。
可是权利动人心。
索额图等等人则认为, 大清很多地方参照前朝旧例,前朝诸皇子“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清朝诸皇子则“内襄政本、外领师干”,他认为太子参政很应该,可是其他的皇子们不应该, 认为其他皇子们参与政务才是矛盾的根源。
皇上不适应之下, 极力宠溺皇太子, 极力拉开太子和皇子的区别;满洲贵族不适应之下,极力反抗;储君本人面对这些情况,渐渐深陷其中,认为反对他的人都不对……
当然,皇上也渐渐意识到这些问题的根源,可是皇上也陷入旋涡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