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页

这边保康继续保持他“佛门弟子”的和尚形象, 那边太子在他汗阿玛和他二舅姥爷的面前, 当着随行的、送行的,所有文武百官的面儿, 慷慨陈词。

“汗阿玛、索额图大人, 保成喜欢和哥哥弟弟们一辆马车。”

“汗阿玛、索额图大人, 对于仪仗,保成的看法是,从心为上。当年太宗皇帝时期改国号大清,天聪六年定仪仗之制,规定凡国中往来,御前旗三对,伞二柄,校尉六人,其制甚简。

天聪十年改元崇德,始定御仗数目及品官仪从,一切以方便不扰民为原则。至世祖皇帝入关定鼎,礼部大臣们参稽往制,量加增饰。但世祖皇帝每次出行也是能简则简。”

“保成的记忆里,汗阿玛每次出门,也大多都是轻车简路,言传身教保成万万不可扰民。除了,圜丘、祈谷、常雩三大祀,大阅兵之时,从不动用大驾卤簿,驾车人数减半,鼓乐人数减半,豹尾枪、弓矢、仪马人数减半……”

太子的一番话,既表达了他的“兄友弟恭”,也表达了自己对他汗阿玛的仰慕之情,更表达了自己非常乐意,非常应该“轻车简行”,保持皇家这一个美好的节俭品德……

最重要的是,直接将有关于他保康弟弟礼仪的话题摘出来。

皇上表示非常满意;叔伯们大臣们也都表示,太子言行甚佳;索额图也捏着鼻子表示太子一心爱民,满心孝顺,友爱兄弟……

太子收获赞誉一片,满脸恭谦。

出行之前的一个小插曲完美解决,太子回来马车,出发的队伍终于动了起来。

秋风送爽、太阳高挂九天。

仪仗扈从、鼓乐齐鸣,车乘相衔,旌旗招展。

四九城的老百姓都知道他们的皇上出发去边境了,要去打沙俄了,夹道相送,高声呐喊。马车里头,保康听着四九城人的热情,笑得阳光般灿烂;等他太子哥哥在马车里做好,立马对着他太子哥哥竖大拇指:“太子哥哥棒棒哒!”

弟弟们:“太子哥哥棒棒哒!”

就是大阿哥也非常不乐意地说了一句:“太子弟弟棒棒哒!”

太子“矜持且谦虚”地笑,转头看向他的保康弟弟,眼神儿真挚,小表情严肃郑重,还拉着保康弟弟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