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页

治学写文章要朴素,要结合实际,言之有物。

学习要学实用的东西,不为科举,也不为写那些花团锦簇的文章。

明道救世,藏富于民,‘民’是谁?要深入百姓中,要关注中下层小老百姓的衣食住行。

晚明王学末流的泛滥祸国殃民,害人害己其罪“深于桀纣”,但理学也不是救国之学,“内释外儒”之本质,违背孔孟经义。

…………

一样一样的,结合他们此次南下的经历,他们发现,他们在宫里学到的知识是那么的空泛。

做一个好太子,不光是皇上和官员口中的好太子,更是要做国家的好太子,百姓口中的好太子。

做学问,不是四书五经读得好,而是要做出来自己的学问,对国家和社稷有用处的学问。

读书,不能死读书,要有自己的思考,理学哪里不对,心学哪里不好,经济学该怎么正确认识,怎么学以致用,西洋学、佛家、道家、儒家……结合现实情况他们的关系该怎么摆正,怎么认识现实情况……

都是书本上没有的答案,都只能自己去思考。

再延伸到做人,做事……

小孩子们都觉得自己听得神采奕奕,满心欢喜。大人做一天下来都累得慌,可他们硬是端坐不动,除了用茶点去更衣间的时候,一直保持仪态纹丝不乱。

就是保康最顽皮,拿着他的小怀表,半个时辰不到就嚷嚷着起来动一动腿脚,督促他们喝茶用点心,还督促他们及时去更衣间……

偏偏他人最聪明,反应最快,不光全听懂了,还有心思给他们提问题,还别说,聪明的小胖娃娃没有世俗思维的约束,也没有大人那惯常思维的限制,提出的问题,还真挺“到位”的。

保康得意洋洋,身后有小尾巴一摇一摇。

惹得黄宗羲笑完后,有忍不住和他大谈读书的“循序渐进之法”——以两本书而言,读通一书再读一书;以一本书而言,篇章文句、首尾次第,亦各有序而不可乱也。未及乎前,则不敢求其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乎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