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话,他就安静地坐在一边,一边把玩两个鼻烟壶,一边听他汗阿玛和众人讨论各地方鼻烟壶的不同美好,把玩鼻烟壶的小窍门,养鼻烟壶的注意事项,当今大清鼻烟壶几大画派……
蒙古作为游牧部落经常搬迁住处,要求所有的随身物品坚固耐用、不怕摔碰,可是遇到真爱鼻烟壶碰撞出激情火花后,就想方设法地人手一只。
传说当年,西藏南部萨迦地区有一位叫八思巴的高士,十分仰慕成吉思汗的文治武功和雄才大略,不远万里,历尽千辛万苦来投奔成吉思汗。而成吉思汗也一向重视学识渊博的人,力排众议,任命八思巴为国师。
而八思巴在拜见成吉思汗时所进献的重要礼物,便是鼻烟和鼻烟壶。
鼻烟盛行不衰。每一个蒙古族牧民若能得到一个漂亮的鼻烟壶,都会视为掌上明珠,感到一生的荣幸。
敬鼻烟壶变成蒙古人见面不成文的规矩。不仅是广交朋友、表露心愿的好办法,也是消除疑误、融洽感情的表示——双方无论有何矛盾,只要互换一下鼻烟壶,就说明不念前仇、和睦相处了。
躬身弯腰,用右手相互交换,或双手略举鞠躬互换,然后将鼻烟往指甲盖上倒出一点,对在鼻孔上吸入。
…………
所以他汗阿玛和蒙古族人的交往,不光是歃血为盟,互为姻亲,还有一起喝酒吃肉,一起互相敬鼻烟壶。?
保康端详手里的鼻烟壶,他又想起他进宫一趟最大的感触……阿弥陀佛。师祖啊,保康住在故宫的感觉,不言可说嗷嗷嗷!
保康打开盖子轻轻闻一口鼻烟,小小的鼻烟壶装着几十年陈化出来的鼻烟,用十几年,几十年……他又想起他汗阿玛处理政务的过程,大臣上折子,批复,传下去,总要一两个月。
怪道“二十一世纪”的人都说:从前的日色慢,日子慢……从前的时间都很慢,车很慢,马很慢,路变得又远又长,于是,信也很慢,爱一个人也慢……
简直太对了,现在的人生可不就变得很慢?吸支烟也变得很慢很慢,几乎是一辈子,也没有烟雾缭绕的喧闹。
应该是那种很清澈很自得其乐的慢?保康自觉身上的文艺细胞太少,只想到一句话:静静的日子融入一年四季天地万物,好似扔一颗小石头下水,清澈的湖水泛起涟漪……
保康微微笑。车马慢、书信慢、时光也慢,够人们用最大的耐心去做一件事情,所以有了名震各方的鼻烟壶制作大家,有了精美无比、传世不朽的鼻烟壶和鼻烟。
皇上就看着熊儿子一个人坐在那里,自由自在,快乐无比,胖脸上眉飞色舞的,不知道在想什么开心的事儿。
大约半个时辰后众人都告辞,宫人新上来一轮茶点退下,皇上看看时辰正要问熊儿子饿不饿,又发现,熊儿子——在打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