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页

“……”

“……”

一问一答,其他人跟着听,气氛格外融洽,等到老丹巴将两份煎台蘑送上来,邀请两位大师上桌入座,得到“佛爷”指引的蒙古汉子对着快乐大师行一个“五体投地大礼”,人群也慢慢退着离开。

大约下午申时三刻的时间,太阳开始西斜,保康和师祖两个念完一遍《临斋仪》一起享用五台山的特色素食之一,煎台蘑。

煎台蘑在所有佛家子弟心中都非常有名,它不光是山上僧尼素食中的佳肴,也是当地人最喜欢的家常小吃食之一。

台蘑菌肉细嫩,气味芬芳,其味醇香浓郁,滋补养生,不管是油炸煎炒蒸煮都是那种极尽新鲜的美味,两份煎台蘑,十个,搭配老丹巴特质的酱料,有六个都进了保康的小肚子。

乖巧安静,一副出家人端身正坐,正意受食的样子,只有眉眼间的小动作和鼓鼓的腮帮子出卖了他的“享受之情”。师祖在心里笑笑,念完餐后《准提咒》,担心小徒孙吃多了撑得慌,轻轻地给他揉小肚子。

保康赖在师祖的怀里,迷瞪着眼睛,好似小猫儿被摸毛好不惫懒安逸。

“县令老爷”打马回县衙路过,一转头恰好看见这一幕,嘴唇抖动,眼睛湿润。

“县令老爷”狠狠地一闭眼,恢复清明。

可他还是没忍住,下马走了过来。

瞧瞧小家伙这小脸胖的,亏得眼睛大,睫毛长,长得好;瞧瞧那个小胖手,跟藕芽似的,手背上还有四个深深的小坑……

“县令老爷”觉得小家伙天天练武还这么胖,就是被这么惯出来的。

“县令老爷”担心小家伙那个小胖手,马上开蒙了,能拿住毛笔写字吗?

师祖抬眼,低头,没有说话。街上的牛马人群都远去,喧嚣热闹,两三张桌子,三三两两的客人也都远去,小小的摊贩前静默无声,年轻的“县令老爷”默默地站着,等老和尚抱着昏昏欲睡的小和尚离开……

一直到他们的身影看不见,他好似突然醒神一般,自己也买了两份煎台蘑,坐在老丹巴刚刚收拾出来的小桌子上,自个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