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怎么就士可杀不可辱的跟秦蓁别苗头,以至于最后搞的几乎收不了场呢?
现在士不想死,宁愿被羞辱。
秦蓁看着不能再殷勤的人,“是不是太麻烦了?”
“不麻烦不麻烦,你这来回出差多,总晕车也不是办法。”夏行长话多起来,听得马厂长都有些不耐烦了,好不容易找了个机会把秦蓁带走,“这人是怕你记仇。”
有钱的是大爷。
整个安城才多大点,也没什么大厂子。
安材现在崛起,成了数一数二的企业。
夏行长可不是得供着他们?
“那他可真猜对了,我这人就记仇。”
马厂长愣了下,跟着秦蓁过去,“所以还是老话说得好,莫欺少年穷。”
这话莫名带着几分龙傲天之感,秦蓁笑了笑没说什么,她晕车是假,不想跟夏行长闲扯是真。
拿出拟定的技术授权协议书,秦蓁仔细和马厂长说了起来。
技术授权、美国来华投资建厂以及安材保证采购的零部件有30%来自于美国工厂。
“往好处想,咱们的零部件能够得到保障。”
马厂长哭笑不得,“你可真是乐观。”
主动采购是一方面,如今这种不得不采购美国货算什么事?
“不乐观哭呀?怎么不是过,乐观点总没错的了。”
话虽然是这个道理,但不见得人人都能有这般好心态。
“咱们真能比他们早做出那个euv光刻机?”
“不信我呀?”
马厂长看着笑吟吟的人,心生感慨,“咱们人还是有些少。”荷兰日本都有成熟的一套甚至好几套班子,相对来说安材的发展就是靠秦蓁。
一个人的才智终归是有限的,还是人才储备不足啊。
“那就多招点嘛,人多了总会有那么一两个能派的上用场的。反正咱们现在也不缺钱,缺钱就找银行要。那个夏行长,你再晾晾他,回头再贷款的时候再压压利息。”
“就知道你不肯吃亏。”
不过这件事俩人想到一起去了。
虽说现在安材的现金流很健康,但该朝银行贷款也不用客气。
毕竟花钱的地方多着呢。
……
千禧年到来前,吴迪结束了在美国的求学生涯,回到了国内。
这个在匹兹堡攻读计算机相关专业的青年人,回国创业却是彻底抛弃了自己曾经的专业,选择在发电机方面钻研。
这个创业选择让大家都大跌眼镜,本以为吴迪会在算法方面做出突出贡献,又或者在是去海芯大展拳脚。
谁知道他竟然去搞什么发电机。
发电机,有什么好搞的?
然而吴迪很快就交出了答卷。
二十一世纪的第一个念头,吴迪回国半年后,他的发电机厂向中东地区出口了大批的发电机,赚来了第一桶金。
总算不是靠天使资金生存。
吴迪的发电机厂也开始进行机器的钻研。
为什么要搞发电机,原因再简单不过——
秦蓁说,想要继续做好光刻机,就势必要做好发电机,越往后光刻机的耗电量就越大。
而目前,国内的发电机功率远远不够,无法满足需求。
秦蓁想要做全产业链,不为美国人所掣肘。
做出让利引进外资投建工厂,本质目的是想要借着这个机会实现技术转移。
美国人有自信,毕竟他们有着更好的福利制度,不会存在人才流失的情况。
事实上,苏联解体后,美国世界第一的霸主地位无可撼动,也压根没把这时候的中国放在眼中。
对于企业主来说,能够利用中国低廉的劳动力赚取更多的钱,这比什么都重要。
双方各取所需,又都对自己十分自信。
这是好事,但秦蓁还得留后手。
她也觉得有些亏欠吴迪。
未来一段时间,将会是信息产业高度发展的时期,可她能无条件信任的人太少了,这种重要的东西吴迪不去做,又能找谁呢。
吴迪倒是无所谓,“如果我回来之后还必须去海芯解决问题,那海芯才是真的没前途。”
从事本专业与否并不是那么的重要,实际上对他来说,能做一些有用的事情实现自身价值,那比什么都重要。
秦蓁离开这边的时候,收到了吴迪送的礼物,“迟到的生日礼物,生日快乐秦蓁。”
这礼物迟到了都快一个月了,秦蓁忍不住笑了起来,“你这大忙人还记挂着我生日真不容易,谢啦。”
“秦蓁,十八岁生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