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页

回去的路上,宋嬷嬷问忘忧:“姑娘是想直接搬过来住,还是平日里就住在大相国寺,又需要的时候再过来?”

忘忧犹豫了一下,问:“嬷嬷觉得怎样更好呢?”

宋嬷嬷叹到:“实话实说呢若说方便省事,自然是直接搬过来住比较好。反正这里屋舍足够,而且也整齐清静些。只是,太后娘娘的人回因此关注到这里,你也知道,她知道陛下对你与众不同,若她不计较便罢了,若认真计较起来怕也会有些麻烦。”

忘忧忙说:“那我还是隔三差五悄悄地过来吧。不管怎么说,我都不想因为这些事情让太后娘娘跟陛下之间再多一些矛盾。”

“姑娘真是懂事,不枉陛下爱重你。”宋嬷嬷会心地笑了。

忘忧忙说:“嬷嬷过奖了,我年轻不懂事,已经给陛下惹了不少的麻烦。也让嬷嬷跟着吃了不少挂落儿。”

“姑娘可别这样说。”宋嬷嬷笑着摇了摇头,叹道:“人活在这个世上总是要互相拖欠的。你欠我,我欠他,这样欠着欠着,便一辈子都纠缠在一起再也分不开了。这应该便是那些修佛修道者说的缘分吧?但在我们世俗之人看来,就是互相之间的亏欠罢了。”

忘忧一愣,细品宋嬷嬷这话觉得十分亲切又深刻。

“嬷嬷,有件事儿,想请你帮个忙。”忘忧说。

宋嬷嬷轻笑道:“姑娘跟我不必这般客气,有什么事尽管说,只要我能力所及,一定为姑娘办到。”

“咱们能不能去我家的旧府邸门前绕个弯儿?我想去看看那里现在是什么样子。”

宋嬷嬷闻言犹豫了一下,方说:“时候也不早了,姑娘想去看看咱们就绕个弯儿也无妨,只是不能停下来,您就随便看一眼便罢了。”

“也好。”忘忧点了点头。

宋嬷嬷掀开马车窗帘对外面的车夫说:“咱们去兴宁街绕个弯儿,我要去那里的嘉和堂买两贴膏药。”

车夫答应了一声,在前面的街口拐弯儿往兴宁街去。

坐在前面车辕上的沈熹年一愣,回头看了一眼车厢内,欲言又止。

马车穿过兴宁街林府旧址正是夕阳西下暮色四合的时候,秋日的晚霞映红了半边天,林家旧府已经是一片断壁残垣,被大火烧过的门楼掩映在荒草树木之中,倍觉零落。忘忧只看一眼,便已经泪雨婆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