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页

枷锁 卿隐 1027 字 2022-10-17

本来一边倒劝谏圣上的朝臣,此刻就出现了分歧。

御座上的皇后随即就宣殿外候着的宫人上殿,与群臣道是,圣上的决定是在尊崇太上皇的遗愿。

至此群臣皆知,这是皇后递来的台阶了。

这位名不见经传的小宫人至于是不是在太上皇跟前伺候着的,还真是有待考究。不过这都不重要了,主要是有了遗愿一说,那太上皇的丧事上,最起码面上就多少能过得去了。

这次朝堂的风波就这般散了。

太上皇最终未与先长公主合葬,棺椁单独入了皇陵。

对于此次皇后干涉朝政,大部分人认为是她护夫心切,情急之下方失了方寸。毕竟,之前两年她已成功营造出安分守己的贤后形象,他们早已对她不设防。

接下来的三年里,林苑在朝堂不再一味沉默,也会偶尔出声。但她选择出声的时机,是每每朝臣与圣上的意见相佐时。

刚开始自会有朝臣反对,而后这些反对的朝臣就会受到来自后戚林侯爷的党派甚至是圣上的打压。

渐渐地,朝臣们也都想通了,皇后娘娘维护圣上而已,他们去作的什么对?倒显得他们对圣上不满似的。

如此,对于皇后偶尔会在朝议时候出声,他们也逐渐习以为常了。

等到建元八年的时候,林苑就已经可以在朝堂上正常输出自己的观点。虽简却精,言之有物,有时候她的观点也会得到部分朝臣的认可。

这一年的时候,她提议在宫里设女医署,以方便给后妃及官眷看病。

这项提议并未受到过多的阻拦就顺利通过了,一则设女医署的确是不影响朝政的小事,二则家家皆有女眷,设立女医署的确也是惠及了家中女眷。

宫里发出的懿旨由官员抄录之后,快马加鞭的发放到各州县去。

对于懿旨上的内容,很多百姓都保有迟疑态度,且不说宫中设立的这前所未有的女医署,就光说这选拔的条件,竟是不论年龄、身份,只要品行良好,且懂些药理,皆可入宫参加选拔。还额外提出,有经验的稳婆亦在其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