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助孙策作战的是张纮,负责度田的则是张昭。
张昭拒绝了朝廷的征召,对度田却非常积极。他之前就在北海推行度田,还为此和大儒郑玄论战了一场。郑玄虽然学问精深,但涉及到施政,根本不是张昭的对手,被辩得哑口无言。
张昭推行度田的方法和田畴的建议有点像,没有荀攸那么粗暴,却更有说服力。
想不交出土地也可以,先查你当时购买土地的价格是不是公道,有没有巧取豪夺的嫌疑,再看你这几年有没有逋欠赋税,所有欠的全部补上。
这么多数据,当然不是短时间内能查得清楚的,所以张昭采取了清者自清的方法。
给你们半个月时间,你们自己提供证明,证明自己是无辜的,否则别怪我派兵上门。
半个月时间,谁能找到充足的证据,尤其是卖田者的证词。在几个假冒证据,试图蒙混过关的被张昭识破,当众斩首之后,没人再敢玩花样。
与此同时,张昭还是树立了几个榜样。
有几个豪强土地不多,价格还算公道,而且是最近才兼并的,证据齐全,欠的赋税也不多。补齐之后,张昭就放过了他们,并且大张旗鼓的宣称,只要能达到这样的标准,任何人都可以心安理得的拥有更多的土地。
最后张昭虽然没有强行度田,却还是达到了和强行度田一样的效果。
西北方向也传来了消息,士孙瑞率领扩编后的北军进入常山,在井陉关大破守军。
在射声营的箭阵掩护下,利用行战车校尉马钧制作的登城车,中垒校尉徐晃率领百名重甲步卒,分作十队,同时发起猛攻,一处取得突破后,立刻大量增兵,不给城头守军喘息之机。
城头的守军还没反应过来,城头的防守就被击溃,步兵校尉魏杰大赞后生可畏的同时,派出轻步兵登城。
仅仅半天时间,士孙瑞就攻克了井陉关,随即连取蒲吾、获鹿数县,兵临元氏城下。
在报捷的同时,士孙瑞请求天子派人到常山推行度田。
刘协接到战报,随即让田畴带着一些人赶往常山,协助士孙瑞度田。
考虑到诸将进军速度太快,来不及培训能胜任度田的县令长,刘协不得不接受了士孙瑞的建议,将愿意归降,并且支持度田的一些县令长留任,就地推行度田。
与此同时,他要求诸将不要急于推进,在秋收之前完成合围邺城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