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完了。
而最让百官拿捏不准的便是这道旨意对其余韩家人的态度。
“视情升贬”这话的意思就复杂了——上官是什么意思?韩家在这次的事上帮了他那么大的忙,难道等待他们的还有贬黜?左相难道就不怕受韩家反噬?
想到这里,众臣便不禁暗暗向韩家人投去了目光,见他们的主君韩守松正低眉敛目、不像有什么不满的样子,而他那个小儿子韩非池则更是悠然自得,仿佛对这旨意中要削弱韩家的意思毫无所觉一般。
百官正疑惑,耳中又听宣旨的宫人开始代为论功行赏了。
韩氏主君韩守正,晋为左相,加封一等公,世袭罔替。
原车骑将军裴俭,升任骁骑将军,加封安陆郡王。
原尚书六员韩非池,擢为廷尉正卿,进二秩。
……
长长的封赏诰令一连串地下来,令百官听得越来越心中耸动,尤其他们还发现这道圣谕不单提携了在淆山大乱中站在齐婴一边的官员,更多的则是提拔了朝中年轻的庶族官员——譬如庆华十六年的状元李巍就被晋为了正二品的尚书台右仆射,嘉合年间的诸多寒门进士也都晋位良多。
他们……要成为这个朝堂的主宰了吗?
原本的士族官员开始心慌意乱……他们既没有从龙之功,又没法改换门庭赶上庶族升迁的时运,那么等待他们的将是什么呢?
毫无疑问……是疏远,是边缘,是沉沦。
大梁朝廷将改头换面,变成所有人都难以预计的模样。
百官心头惶惶,与此同时又隐隐感到自己正站在一段极其特殊的历史之中,他们面前或许将出现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那些陈腐老旧、伤筋动骨的积弊似乎即将被一把尖刀干脆利落地剜去,而江左这片土地在短暂的流血之后将再次长出新的血肉,旧貌换新颜。
宛如脱胎换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