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乐舒几乎是没有丝毫犹豫,便点头应了元启的话:“若元先生肯伸以援手,那也能为那些孩子提供更好的保障。”
“我本以为按宋姑娘的倔强性格,会拒绝我的,”元启抿笑,“我还准备好了一番说辞劝解你。”
宋乐舒摇摇头:“我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况且先生之心我懂,元先生的良善与悲悯非常人能比。”
没有人不愿听赞美,尤其这话是从宋乐舒的嘴里说出来。元启当即举杯,算是以茶代酒,道:“上了这条船,便不下去了。”
“愿我与先生这条小舟能渡他们过河。”
宋乐舒浮现一抹释然的微笑,对未来的生活有了憧憬和规划。眼下便是父兄的意见了,若是他们赞同,那再好不过。
可如果他们反对的话——
想到这里,饮茶的宋乐舒又浮现了担忧。
茶尽杯落在案上,元启和宋乐舒便开始认真的筹谋起来。
第36章 学堂 宁静之下,是一颗执拗的心……
对于宋乐舒想要开办学堂一事, 宋勤起初先是非常讶异,看着宋乐舒坚定的视线,一阵问询。
宋乐舒本不准备隐瞒家人, 宋勤之所问, 宋乐舒必坦诚而答。而宋勤在听到自己女儿说出要免费收容流民孩童时,一向灰暗沉寂的瞳忽然凝滞了一瞬, 不知在想什么。
他终是看着宋乐舒, 道:“你可有想过这么做的后果?”
“缓冲之计罢了, 朝廷不会放任这些孩子不管。且现在有恭亲王世子的舅舅相助,日后也必然会有更多的人伸以援手,那时我的负担也会相对小一些。”
“可这其中有许多未知, 你确定自己能应对?”宋勤凝视着宋乐舒,锐利的视线像是要看穿她心中所想。
宋乐舒不是没有想过, 想开学堂谈何容易, 就算她自己能拿起古籍教那些半大的孩童, 可世人愿不愿接受她这位女夫子又是另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