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启亮看着堆满灰尘的满屋文籍,不由得感到头皮发麻。
他不由得看向掌书记:“这么多文籍资料,你们难道没整理过吗?”
掌书记尴尬的说道:“沙大人,我不过是一个读了两年私塾的兵,认识几个字,我能把以前发生的事都记下来就不错了,至于整理……我不会。”
你倒是坦诚。
沙启亮感觉非常无语,他终于知道方国珍为什么给他这么大权利,给他这么大的自由度了,合着他们以前从来没整理过。
看出沙启亮的纠结和为难,掌书记倒是信誓旦旦:“沙大人,你放心,我记性很好,来到倭岛上发生的每一件事,我都记得清清楚楚。”
行吧。
沙启亮认命了,已经来到倭岛了,已经没有回旋的余地,不如老老实实在这里呆着,踏踏实实做事。
沙启亮的工作,主要是整理方国珍在来到倭岛后的档案,争取让其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时间线,以后记录进明史的时候,也好有些依据。
不得不说,沙启亮的计划很好,但在做的时候,却知道困难重重。
之前信誓旦旦给他说,自己记忆力很好的掌书记,一件事都说不清楚,只能凭借记忆力去口述。
但是……这位掌书记的记忆力杂乱无章,就真的是记忆好,在叙述的时候,完全凭借自己的兴趣爱好。
比如,这位掌书记在说洪武二年刚到倭岛时方国珍下达的命令,突然就说到在洪武七年才收获的成效,然后再插叙在洪武三年和洪武五年中遇到的困难……
这特娘的怎么写史?
算了,自己来吧。
沙启亮:我当初为什么要来倭岛呢。
此时的沙宝亮已经放弃之前的想法,他觉得让倭岛的历史消失几年也不错,最起码能让大明军士在倭岛的杀戮消失,也不至于让后人诟病。
自从给沙启亮安排好任务,方国珍也就没有再见过沙启亮,他也知道自己并不受待见,没事的时候连面都不露。
……
沙启亮和他的同窗,虽然在倭岛做的事情不一样,但距离并不算远,在闲暇之余,三人还能再聚一聚,聊聊工作,说说自己在倭岛上的所见所闻。
十五的晚上,又是他们聚会的日子,沙启亮也就早早的下班,去和同窗聚会。
倭岛的资源不多,煤炭资源更少,但却不缺木材。
冬天的时候把炉火烧的旺旺的,沙启亮三人聚在一块,也算热闹。
三人都在倭岛,他们所聊的话题,更多的也是自己的工作。
“这镇海公只知道杀人放火,其他的什么都没做,现在的倭岛就是个烂摊子。”刘彬叹了一口气,对沙启亮和周林说道:“不过,这也是好事,我们能从头开始,更有利于体现我们的功劳。”
最重要的,还是功劳。
周林也在旁边一个劲的点头:“对对对,我觉得,我在倭岛做几年,就可以被英王殿下看到我的功劳,到时候我就可以回归大明。”
刘彬也是这么认为的,他现在丝毫没有初来倭岛的陌生和恐惧,一个劲的说自己来倭岛,是这辈子做出的最正确的决定。
看着自己的同窗聊的热火朝天,沙启亮很是纳闷。
刘彬和周林,他们到底经历了什么?
为什么前后的转变会这么大?
沙启亮按捺不住内心的好奇,对两位同窗询问道:“刘兄,周兄,你们现在做的什么事?能不能说一说?”
刘彬和周林相互看了一眼,最后还是周林先按捺不住,对沙启亮说道:“银矿!无穷无尽的银矿!我们帮助镇海公把银矿的账册整理出来。”
刘彬在旁边说道:“我负责整理银矿上的人员档案。”
沙启亮听着刘彬和周林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着自己的工作,张了张嘴没有说出话来,心中也升起了一种失落感。
为什么……他们的工作这么简单,到了我这里就这么难?
想到自己还没有理出头绪的工作,沙启亮不由得低下了头。
当初,我为什么要选择来倭岛呢?
刘彬和周林聊的很开心,可聊着聊着发现,平时话比较多的沙启亮却闭口不言,两人也立刻止住交谈,相互看了一眼,然后刘彬开口询问道:“启亮兄,你是不是遇到了什么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