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我知道他,优秀的表演艺术家。我想你是在把梅兰芳当做艺术生涯的偶像,他走过的路,你也想走,他完成的事情你也想去完成。只是国家的摩擦横亘在我们之间,所以你彷徨。”罗斯福示意秘书代他点上烟斗,“我们能不能暂时放开彼此的身份、国籍,从一个更自由的角度来讨论问题?”
“……我不明白您的意思。”
“假如,我说假如的话——据我所知,除了表演,你在商业上也很有天赋。假如现在中国较强,美国较弱,中国为了自身的经济情况而制定了战略和国策,而它无意中影响到了美国,我想往中国销售商品,但中国不允许——美国人因此怨声载道,我作为美国总统,是否可以向中国寻求援助呢?”
露生想了一想:“自然可以。”
“那么这些贷款,是中国欠我的吗?”
露生有些噎住,一时竟不知怎么回答,他理了理鬓边的碎发:“您说的这些大道理,我答不上来。可是总统先生,您不知道中国因为您的政策,受了多少磨难。”垂下眼帘,他短暂地整理思绪:“去年这个时候,我正预备着演出,中断我表演的就是您决定的白银法案。您可能想不到我一个小小的戏子跟美国法案有什么关系——我去奔丧了,我们极好的一个的朋友,在法案颁布之后,因为银根转不过来,破产自尽了。”
求岳知道他说的是张福清。
“一文钱难倒英雄汉,好好的一个人,就这么被账给逼死了。”露生的眼圈儿有些红了,“那个时候所有人都急成了一锅粥,孔部长、宋部长,三番五次地向您求援,向美国求援,恳求能够宽限一点,我身边儿的人成日成夜地睡不着觉,银钱周转不开、账抵不上——您以为这就是最大的难处了么?不,不是的,一家又一家的生意倒闭,没有钱给工人们开发工资,货物也积在仓里卖不出去,明明半年之前不是这样的,这个无妄之灾让多少人家破人亡,您想过没有?”
“这就是你来美国的理由——也许在你看来,这只是一场金钱的游戏,或者一次痛快的报复。但对纽约抑或整个美国来说,这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从我当选到现在,联邦花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来建立国民的信心,而你们干了一件了不得的事情,你们花了两个月的时间,击溃了我们两年的努力——孩子,你猜猜,纽约有多少人因为你们而选择结束生命?”总统锋利地看向他:“他们不该为我的过失承担责任,你也一样在迁怒。”
这说到了露生心中愧处,正仿佛白娘子水漫金山——虽是被逼无奈,终究涂炭生灵。想说报应不爽,生于斯养于斯、谁不为自己国家谋算?忽然悟过总统的话来:既然都是为自己谋划,谁有又错?
“我的属下要求你赔罪,这冒犯了你。同样的,‘应得’这个词,也冒犯了我和我的祖国。”总统温厚地说,“这两句话都很欠妥。”
那时孔祥熙是什么表情、宋子文又是什么表情,求岳无暇也无心去看——他们会怎么想?也许会认为露生莽撞任性、不顾大局,每个拟将玉貌静胡尘的帝王大约都会这么想。可是外交这件事情,说大可以大,说小其实也很小。大者两国相抗、兵戎相向,小者晏子谈橘、鼓瑟击缶。跪久了的人麻木了,难免奴颜,但极度的自尊往往也是自怨。
要做到不卑不亢,着实很难。
求岳忽然想起别的事,这一群人里唯有他经历过中美易地而处的时代,抱怨着不能出口垃圾、不能倾销商品的美国,在后来的中国人眼里,是不是也很操蛋、像个怨妇呢?
中国为什么弱?一百年前是因为侵略,这一片烂摊子因为野心和欲望支离破碎至今,怨东还是怨西?再问一句后来为什么强?难道是靠别人精心呵护、输血输粮?还不是因为团结和自强!
自助者天助之,自强者恒强。
求岳猛然回过头去,他看不清身后众人面目的表情,有一点对过往的怒其不争,可是也有一点庆幸——至少如今,他们明白要把心放在一起。
沉静的余晖笼罩着他们,海风呼啸而过,是从过去吹向未来的澎湃。
总统在海风中,安然地托起烟斗。
中美会谈暂停的那几天,他去疗养院拜访了一位病人——他的好友,也是他的秘书处主任,路易斯豪。因为过度的工作透支身体,这个性格暴躁的小老头不得不老老实实地呆在病床上,但很显然,病房关不住他的耳朵和眼睛。
豪一见面就问他:“你打算怎么处置那两个人?”
罗斯福笑了笑:“我吗?我的态度很明确了。”
他的好友不耐烦地摇头:“我是说,作为总统,你打算怎么处置?国会内部对他们的看法应该分成了不止一派,我想大多数人,是倾向于必须引渡他们。”因为卧病在床,所以他比平时还要暴躁一些:“所以我问你的打算。”
空气稍稍停滞了片刻。
不慌不忙地,总统转动轮椅,退到病房的窗前:“豪,你对中国是什么看法?一个腐朽的宝库,亦或是即将被冲溃的散沙?”
“过去的一百年里,可以这样说,但过去毕竟是过去。”路易斯豪极敏捷地回答。
“我的好朋友,你总能明白我的脑子里在想什么事。”罗斯福赞许地转过脸来:“虽然能看到这一点的人,在我们的国会里少之又少。”
“不得不说我们是一个庞然大物,但其实也是一个孤岛,距离限制了我们的目光。对于欧洲、对于亚洲,我们总不免以傲慢的态度审视他们的现状,因此在决策上往往缺乏清醒的认知。”
“因为是在你面前,所以我不妨敞开来谈我的看法。我认为,我们的政策应当基于如下的信念,那就是尽管中国暂时还贫弱,但是四亿五千万中国人有朝一日总会统一和现代化的,他们会成为整个远东最重要的因素。”
路易斯豪丝毫不感到震惊,眉头紧锁,那表示他在思考——如罗斯福所言,他们总能想到一起去。
国土、人口,这是一个国家最本质的东西,更何况,这个国家在数千年的时间里维持了长久的凝聚力,轻视他们是愚蠢的做法。
“你要怎么说服杨格呢?”豪坐起身来:“我们的对手在拿这件事大做文章,我们的内部也没能形成统一的看法。”
“事实上,在照会中国之前,不止一个人在向我建议紧急修改法条。他们想把引渡华尔街诈骗案的主谋作为谈判的最后条件。”
“你驳回了这个建议。”
这对老朋友谈话像自言自语一样顺流直下。
“是的,你不觉得它太蠢了吗?”
“确实,蠢得像胡佛爱干的事,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豪尖酸道,“过去留下来的坏毛病还有许多没改掉……现在的形势是不可能也不应该回避这笔贷款,它对我们有好处。钱借出去,换回来的应该是感激,至少是友谊,这才是合算的买卖。”他思量着,“如果引渡这两个人,他们会成为中国人心目中的英雄,而我们则变成了反派角色。届时原本敞开的市场也会因此而受阻。”
这是非常实际的结论,日本就是前车之鉴。对于亟待出口的美国来说,引起一个进口大国的仇视情绪真是蠢上加蠢——不折不扣的为了面子丢了里子。
“豪,你一定能明白我的观点。泛滥的同情或敌意都是无意义的,过度的傲慢或妥协也都是不可取的。我们的当务之急不是驯服他人,而是改善我们自己的处境。”
“不仅是当下,任何时候,围绕自我也比围绕他人做文章,要来得务实。”豪接口道,“我真他妈希望每个人都能搞清这件事。”
“我和你花费了无数力气,来推进我们的新经济政策,在此之前,共和党、以及站在我们身边的许多人,仍不甘心地想走捷径——在我看来是一条弯路。极度地压榨一个前景广阔的市场以至于毁坏它,于我们而言有什么好处?”
“这些事情你在五月份的谈话里已经抱怨过了。”豪大笑起来。
罗斯福也笑了。
“我明白你的打算了,你最擅长这一套。”路易斯豪仰回枕头里,“选择一个不那么正式的地点,选择一些不那么正式的人——就像在壁炉边。”
罗斯福愉快地抚掌:“你总是能跟我想在一起。”
那时天色向晚,草坪上亮起了星星点点的彩灯,它们映照着天空中初亮的星辰。
“刚才你问我,为什么想邀请你来表演。我想借用你的话来回答你,正如你所说,所有的问题都已经在会谈上得到了解决。艺术就是艺术,它应该代表纯真和善意。”
在若隐若现的星空下,在猎猎的海风之中,总统用他如“炉边谈话”的惯常语调,向着露生、也是向着远远近近的所有人——
记者们敏锐地端起了手中的吃饭家伙。
“我的叔叔,我父亲的兄弟,西奥多罗斯福,他是美国第26任总统,那时我还在哈佛大学念书——我的叔叔在我的学校里做了一次学术性的演讲,至今都令我印象深刻。
他是这样说的:为了国家的需要,我们可以义无反顾地去做任何事,这不但是一个总统的权力,也是总统的责任。
对于你的朋友所遭遇的不幸,我深感哀悼。我对中美两国在经济困境当中所遭受的损失都深感心痛。但我必须要说,这场灾难不能仅仅归咎于对白银州利益的袒护,归根结底,它源于中国落后的经济体制。这也是最初我们对援助中国保持观望态度的原因,我们不了解中国政府是否有足够的决心来改变这一现状,我们也不确定中国的金融家们是否有能力驾驭这个充满变数的、挑战的时代。
我不是全世界的总统,无权也无必要去主张全世界的利益,中国自身的问题,需要中国自己去解决。如果美国在这个解决的过程中,无限制地施以援手,可以想见这会使中国在漫长的重建中形成惰性,那么它也必然要付出相应的代价。
问题不解决,把它像帽子一样丢出去,总有一天它还会飞回来的。
我们都在这件事上吃了苦头——彼此也都得到了教训。
你看到了美国在这场风波当中背负的责任,在座所有人都看到了,我也承认了,我们在改革的过程当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就像在荆棘中前进,难免会有伤痕——但这些口头上的讨论和抨击,不能给两国带来任何实质上的帮助。荣誉不属于评论家,也不属于那些指出强者、实干者错误的聪明人,荣誉只属于那些有行动的人,在逆境中惨遭失败、仍奋战不惜的人。
因此,提供的两千万贷款,并不是出于愧疚而进行的补偿,也决非是慈善性质的怜悯——而是我们对于东亚市场信心和希望的表达。
我很高兴在这一年的较量当中,无论是美国还是中国,都找到了一条更宽阔、更平稳、更尊重我们作为人类所应当拥有的基本自由的道路,我们将共同迎来一个崭新的时代。
这就是为什么,我希望你能来演出的原因。愿我们能抛弃那些、我们自己也不愿意遮蔽在脸上的面纱,真诚以待——希望在场的每个人都能明白这件事。”
迎向胜过星海的闪光灯和目光,这位老人以诚恳的神色,和蔼向露生道:“我衷心期待着。”
一周之后,中美双方都公布了总统邀请中国艺术家演出的消息,两边的官方措辞都称得上严谨礼貌,中国的官报上是一贯的以礼待人,用了“献演”,美国的官报上也如总统所说的那样,是“盛邀”。
那时露生看了公报,心中合意,向求岳笑道:“我又错疑了你的话,果然你从没说错过什么。这人的确是当世英杰。”说着微微一叹:“可惜咱们那一位不如这个,谋略气度都输了。”
求岳笑道:“我们来美国,可是他力挺的。”
露生抿嘴儿一笑:“也就这件事上他做得叫我没话说,总算不枉待你痴心一片。”
两人沉默片刻,求岳道:“……羡慕么?”
“羡慕什么?”
“羡慕美国有罗斯福。”
露生垂头一笑,没有答言。
“用不着羡慕,以后好的多着呢。他们有一个,我们有一摞。”
露生微微摇首,展开官报看了又看,倚在求岳肩膀上,“我是觉得唏嘘,这些日子我一直在想总统跟我说的话,想来心头发酸发热。”
“你也觉得?”
露生在他肩上点头:“哥哥,这段时间里咱们俩经历了好多事,隐隐约约地,我心里总觉得这一切都有天意。我知道你其实不喜欢阴谋诡计暗算人,更不喜欢骗,但是为了国家,不得不如此,你知道这叫什么?这就叫卧薪尝胆。我知道你在等什么,我也在等那一天。等你跟我说的中国能扬眉吐气的那一天,不用这些阴私苟且的伎俩隐忍苟活,能够堂堂正正地争雄于万国之林——无论这个明天会不会来、有没有变数,你我竭尽所能,这一生都问心无愧了。”
“我想把这个心境告诉天下人,要他们知道中国人此时能够卧薪忍辱,终会有问剑天下的时候——我从没有这么期待过未来。”
往后的这段话,就没法跟承月说了——微微的有些鼾声,露生低头一看,其实用不着说了,原来那个困极累极,伏在枕头上,已经睡着了。
迷迷糊糊地还问:“师父,这些事是他教你的吗?”
露生知道他是梦话,答与不答都可的,暗道他何曾教过我?
等你心里也有这么一个人,你就明白了。
只是话到口边,有些脸红心跳的,自己嫌这话太肉麻,给承月掩上被子,他微笑轻声道:“小孩子不懂大人的事儿,睡罢。”
作者有话要说:关于罗斯福总统和他秘书谈到中国的那段话,不是我编的(是的又是他的原话)
我看到的时候也很震惊……感觉像爽文里穿越过来的。
在民国历史当中,有两个国家都给中国留下了深刻的影响,它们前所未有地介入了中国的这段历史里,一个是日本,另一个就是美国。日本是一种暴行者的姿态给这段历史留下了痛苦的痕迹,而美国则是以一种制衡者的态度,始终观望着东亚,它的面目在各种角度的故事里变化多端,时而是反法西斯的盟友,时而又是支持□□的霸权主义阵营。
因为各种原因断更的这段时间里,我翻阅了大量关于中美经济和外交的论著,也看了很多有关于罗斯福总统的文献,不得不说他领导了一个优秀的美国,富于英雄气概,也富于战略远见。没有一个后继者能像他一样客观地意识到中国的重要性,早在70年前,他就对当时的国务卿谈到:“我们的政策是基于如下的信念的,那就是尽管中国暂时还贫弱,而且有可能发生革命和内战,但是四亿五千万中国人民有朝一日总会统一和现代化的,总会成为整个远东最重要的因素。”
这是多么惊人的远见。
英雄巨眼,莫过于此。他很超前地意识到世界没有寡头的霸权,稳定和平才是是最利于各国自身的状态(这一点比他的叔叔要厉害很多)。为了这个信念,他敢于起身迎战,也能够放下姿态去倾听各方的声音。
我在写这一卷之前,非常困惑于中美之间的经济矛盾,它在历史上一直解释得不甚清晰,之前也说过,很难解释美国在35年前后的这一番180度的态度大转弯,创作的起先,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天赐的剧情构造,简单地先在大纲里划拉了十几个字。然后真正开始动笔的时候,我在不断搜集到的许许多多历史的零碎断片里,窥见了很多令人惊奇的细节。历史是一个循环,许多事情都是今日河东、明日河西,有趣的是,前人指出并亲身实践过的正确的道路,后人却常常弃之不用。
当把这些事情比对起来看的时候,就更有意思了。
我们的确生活在一个传奇的时代里,目睹了一个大国的升腾朝霞,也目睹了一个大国的西山日落。尤其是比对当年的这些目投万里的领导者,万千感慨汇成一句老话——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本来这6000字是复更当天就预备贴出来的,我以为它在我最新的文档里,结果是发现没有||||||
这一章我写了六十多遍,比较仔细的小伙伴应该能发现,今天刷新的跟那天更的也有差异,因为是俩文档orz,一个在电脑里,一个在我车抽屉的u盘里。
这两天我翻了新电脑、两个u盘、送修了老电脑的硬盘,最后想起来从我爸那儿回来的时候把码的东西存在一个小u盘里。
然后在车里找到了这个u盘.
我可真行……
扒拉的过程里还发现了一篇没发过的弱智番外,惊喜,之前以为弄丢了。
明天更在围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