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匡愚:治人也要治地

“看什么?俺今儿不给你管饭。”

成渊面带微笑,:“这红薯叶子多难得,给灾民都不够, 陛下你怎么吃这个。”

“红薯叶子在盛世不算什么,但是在灾荒时, 就算再老的叶子, 也比观音土, 树皮和草根好。

臣为了它能送到山东与河南偏远地带,才想着它珍贵。

全部将它制成菜干, 可以救命。陛下吃这个可能会难以下咽?”

朱棣摇摇头:“朕靖难时都吃,没那么多的要求,朕的子民吃一天, 朕就吃一天。”

虽然朱棣学朱元璋节俭, 但是也不会天天吃糠咽菜, 成渊才问他习惯不习惯。

谁知道朱棣说自己吃白馒头加这种红薯叶子, 感觉味道还不错。

“朕打算让宫里人都吃素,蝗虫什么时候结束, 朕再解了这个要求。

当然,皇太孙和孕妇除外,你国公府也要照做。省下来的粮食送到山东等地。”

听到朱棣补充的条件, 成渊这才放心点头。

成渊看着司农寺的官员给宫里摘自己种的红薯叶子。

提醒道:“你们别对着一处薅叶子,要每个都宠爱下, 雨露均沾,否则我的红薯要不长了。”

司农寺官员愣了半天, 笑这点头。

匡愚则是觉得那些农户不擅长培养有的菜苗和试验田里的稻谷,担心苗子被糟蹋。

气的直跺脚, 一通呵斥。

本该斯斯文文的大夫变得像个爱地如子的农民。

这些试验田的苗就是他和师傅的命根子啊,一把屎一把尿带大。

想了想,匡愚就过去跟成渊商议:“师父,药书可教人,为何我们不写几本种植经验的书,将种植心得和病虫害写进去。”

这个提议成渊想过,但是没有去做。

他只是在暖棚旁盖了一座院子,里面放着木板做黑板,不忙时就把大棚干活的农人叫到一起,让他们打理时注意问题。

“治人,也要学着救治地。

这次山东的蝗虫,就像师父你说的,地生病了,所以我这几天有些想法。”匡愚说道。

成渊来了兴趣:“那你说说有什么可以驱虫的农药。”

大明时代肯定是没有农药的,目前也不可能立刻搞出来化学。

中华民族的中医是很伟大的,有些中药利用起来可以做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