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苑博为什么经常用公务为借口出府,比如他哪来的那么多仇家,比如他在多年前出使倭国时都做了什么。
从南镇抚司交给大理寺的倭国暗探口中,大理寺查出原来苑博才是通倭的主使者,他杀了当时查出他的锦衣卫,挑起了倭国和使团的纷争,让使团死伤惨重。
听闻这个消息的大臣惊得眼眶都要裂了,这个时候哪里还会有人再为死去的苑博说话,无人在意他到底是怎么死的,他们更在意他通倭到底是不是真的?
是真的!
而且很可能崔言钰被诬陷的事情也是他做的,可随着他身死,这注定不是那么好查,但大家已经认定事情是他做的了。
都说虎毒不食子,这崔指挥使还是苑博认得干儿子呢,都被他诬陷通倭差点死在诏狱了,好狠的心啊!
因为苑博诬陷崔言钰,还让一小部分人怀疑是崔言钰杀了苑博,有人反驳崔言钰压根没出过北镇抚司,几百双眼睛都盯着,他插翅飞出去杀人的不成?
崔言钰只道:“你们尽管去查,到底是不是我动的手。”
他的肯定反而打消了他们的疑惑,而苑博的身死和他通倭让他被谁杀死这件事变的不那么重要了。
有谁会想深查一个通倭之人是被谁杀死的,要是他没死,众人还会看在他左都督身份的面子上帮忙一下,可惜,他已经死了,人死如灯灭什么都没了。
很快左都督府被抄家,他至今没有孩子,省下了流放三千里的罪责,夫人们则被充入教坊司。
抄家那日,从他府上搜出黄金白银万两,举朝震惊。
崔言钰在围观了左都督府抄家后回到崔府,当着他父亲的牌位给崔母跪下了,他道:“娘,儿给父亲报仇了。”
苑博身死之事闹得顺天府沸沸扬扬,崔母岂会不知情,她尚且还能保持冷静,问道:“是他害了你父亲?”
“是他。”
崔母擦去眼角泪水,“这是好事,不能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