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得加钱
淳嘉八年恩科的金榜才出来,三位公主殿下的夫婿人选已经是昭然若揭:头甲状元是在文风昌盛的江南都公认才华横溢的王灵来;榜眼是去年岁末时一战成名的琼州聂伯琛;探花则是真妃血亲堂哥谢无争。
二甲传胪为北地才子陈渐,紧跟着的几名也都是各地寒门士子……差不多七八名外了,才能看到高门子弟的身影。
名次最好的高门子弟还是云素客,翼国公嫡亲侄子、天子伴读之一云栖客的嫡亲堂兄。
皇帝拉偏架的程度可想而知。
这些人里,状元王灵来的家世是最好的,祖上是豪商,前朝就已发家,传闻家资巨万,接连几代当家人也都是精明厉害的。
只是前朝打压商贾,不许商人之后参与科举。
而国朝太祖皇帝起家时颇赖几位巨贾散财,故此定鼎后开了禁,王氏方才开始建立族学、聘请名师教诲子弟,转为儒商。
打理家业的同时,设法跻身士族。
毕竟起步晚,也是一直没出特别出众的人才,迄今付出诸多代价,族中最高的也只做到过一州刺史,未尝进入中央。
云风篁揣测淳嘉点王灵来为状元,约莫就是看中对方家财万贯生财有道又急于出个能够出将入相的族人的心态。
毕竟夺权什么的,也是很费钱的。
而淳嘉虽然算不得铺张浪费,但国朝从神宗驾崩后,孝宗跟外家争权基本没赢过,晚期更是卧榻不起,无力视事,内外都是纪氏做主,从那时候起,一直到淳嘉亲政,国库内库,就不是皇帝说了算了,因此莫名其妙没了的东西不是一点点……总的来说,淳嘉如今跟当年的太祖皇帝陛下一样,非常需要王氏这种豪商的支持。
尤其王灵来的才学名声都撑得起状元这个名头。
所以,只要王氏知情识趣,愿意急天子之所急,王灵来又不作妖的话,这人的仕途可想而知,是不会差的。
“这等商贾人家出来的,哪怕读了圣贤书,必然也是养就了钻营的习惯。”云风篁看着名单轻哼,跟皇帝嘀咕,“他们家如今是商而优则仕,只要能够让这王灵来身居高位,才不管走什么路子!自来商人逐利轻义,还请陛下明察秋毫,莫要叫韦六首之事重演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