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耳边孩童的笑闹声, 崔椋点了点头。
这一片应该是平民居住得多些, 树下面有老人搬了把藤椅出来晒太阳, 在两侧的槐树后面是一些普普通通的小院子,院子里不断地传来捣衣声,周围的市井气息稍稍缓解了她的紧张感。
在这种宁静祥和的环境下,殷绛阙的声音也不自觉地放轻了一些:“之前崔道友被带回鹿蹊山后,我在一本古书上看到了个很有意思的故事,当时不能跟道友分享还觉得遗憾,现在正好说与你听。”
“那本古书里记载着鹿蹊山历任山长的名字,其中一任山长就叫崔椋,只不过他是个男子罢了。”
听到这话,崔椋有些好奇地瞟了他一眼。
见崔椋起了兴致,殷绛阙便继续讲道:“当时正是他在鹿蹊山的山门上刻下‘千里同风’四个字,比起其他几任山长来说,虽然他在任的那几年鹿蹊山发展得十分缓慢,但周围的百姓却没少受他的接济。”
“他带着百姓兴修水利,经营贸易,也算是真正做到了福泽苍生,千里同风。”
说到这里,他突然看向一边的崔椋:“崔道友,既然那位崔椋山长可以,那么你说不定也能做到,或者比他做得更好。”
崔椋抬起头愣愣地看着他,觉得这句话出现得有些不合时宜。
他这么说是什么意思?
而且……福泽苍生,千里同风,她能成为那样的人吗?
看着她的表情,殷绛阙懒懒地说道:“毕竟未来的事,谁又说得准。”
原本晴朗的天空突然阴沉下来,夏季本就多雨,没过多久,便有雨点落在了崔椋的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