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年年便和姐姐韶清和生活在这个镇子上。
他本是出生在平安镇附近的一个村子里,有一次爹娘上山被老虎叼走了,之后就再也没能回家。在那以后,韶清和便带他来镇上投奔姑母。
姑母家孩子很多,韶年年和韶清和只能被迫挤在一个小小的屋子里,每天天不亮的时候就得起来帮着干活,晚上还要听着小表妹的哭闹声入睡。
韶年年自己也不过是个四岁的孩子,才在镇上呆了一周他就吵着要回家。
他一点都不喜欢在镇子上的生活,他想睡到自然醒,想躺在妈妈的怀里,他还想回村看看自己种的小花开了没有。
为了回去,他哭着发了好一通脾气,韶清和却只是叹息:“傻年年,这里就是我们的家啊。”
除了这里之外,他们还能去哪儿呢?
镇东头住着个富商,他脾气古怪,看上了韶清和的皮相,便找韶年年的姑母把她买了下来,给自己当奴隶。
韶家姑母将所得的银两偷偷藏了起来,然后把韶年年赶出了家门。
年年没有地方可以去,只好饿着肚子在镇上流浪。他想回家,却不知道该往哪儿走,他也很想姐姐,却也不知道该去哪里找她。
不过几天时间,他就成了没人要的孤儿。
他白天就在镇子里闲逛,晚上就去镇边上的马棚里对付一晚,饿了就吃草、吃树皮,渴了就喝溪水。他穿着破旧的衣服,头发也变得脏兮兮的,镇上的孩子们都不愿意跟他一起玩。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韶年年成了一个小乞丐,知道富商住在哪里之后,他每天都在附近晃悠,只为了能看姐姐一眼。
“姑母说姐姐是去当小妾了,穿的是绫罗绸缎,招一招手珍馐美味就能送到嘴边。”他看着朱红色的高墙,想象着韶清和在里面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