菁华会人数众多,每次考核时候仙山总管都会特批几个地方作为笔试场地,但即便是这样,每个考场的人也不少。

崔椋挠了挠头,听着周围不断传来的纸张摩擦声和叹气声,有些心烦意乱。

对于一个鹿蹊山学子来说,苦背了三十年的题库,最后却发现一题都没押中,这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情。

一场考试下来,崔椋都快把自己的头挠秃了。走出考场那一秒,她如获新生。

有几个同一考场的弟子跟着她往外走,顺便还与她一起讨论了一下这次的题目。

“每题都是不少于五百字啊,老娘手都要写废了!”一个丹凤眼的女弟子揉了揉手腕,愤恨地跺了一下脚。

“这菁华会的考核我都参加四五场了,从来都没有遇到过这样的题目……话说,你们有没有觉得第一题说的事儿很熟悉啊。”

崔椋听了这话赶紧摇头:“不熟悉不熟悉,你们相信我,我做了近三十年的真题,从来都没见过这样的题目。”

丹凤眼的女弟子被崔椋带偏了,颇为赞同地接话:“对啊,这回考的这么偏,怎么可能熟。”

“哦,那好吧”刚刚提问的弟子懵懂地点了点头,没再多说。

崔子息是菁华会聚财堂的成员,也就是创新创业部的。聚财堂的主要作用就是协助仙山发展新产业,顺便给想要离开鹿蹊山的弟子提供创业机会。

此时他也是刚出了考场,一脸憔悴地朝崔椋走来。姐弟俩成功会合之后,相互搀扶着向飨间斋走去。

封遂站在飨间斋门口的一棵树下等着他们。此时正好是饭点,周围十分热闹,反而衬着形单影只的他更加孤独。

在崔椋的记忆中,封遂似乎一直是这样沉默寡言的人,仿佛只有在跟她和崔子息相处之时候才会有些许的情绪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