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晚上辗转,竟是睁着眼睛看到了天亮。
今儿是易芸嫁人的良辰吉日,易梓骞顶着两个黑眼圈,梳洗喝药,淳儿一看他面色,差点要给他敷粉掩盖了,吓得易梓骞打起精神,连道不用了。
他来到府中正堂,宾客聚集众多,瞧来了这么一位俊美非常的少年郎,也是连连注目。
易鹤站在正堂两边等候,见他来了,招呼着让他过来。
新娘上轿子前需三次催妆,佯装懒得梳洗,不愿离家,易鹤道:“二姐马上出来,喜娘已经进去催了两回了。”
易梓骞颔首,不一会儿易芸身着大红凤衣,腕上一对鸳鸯金镯,脚上是红牡丹绣鞋,盖着盖头,由喜娘搀扶着盈盈出来了。大夫人从盖头下喂了一口八宝饭给她,意为反哺报恩。
旁边的一位老妇,拿着篓子把篓里的花生和红枣,沿着易芸走路的途径,一直撒到了门口。
易梓骞还是头一次见古代婚礼,尽管新娘子与他颇有嫌隙,还是兴趣满满的观看。
府外花轿子早备好,后面跟着乐队和礼盒队,两道人声鼎沸,都纷纷来凑个热闹,沾个喜气。
这时需兄长把妹妹抱上轿子,而易家大郎忙于生意,在外地抽不开身,只能由易鹤代劳了。他虽然是个书生,看起来单薄的很,却稳稳的抱住易芸,送至花轿上,此时新娘座位不得随意移动了,意为稳当。
仪炮响起,四人抬的花轿随着喜娘的一喊走起,便要把人送至新郎府上了。
大夫人瞧着花轿走远了,想着女儿已经是出阁的人,以后怕是难得回来了,心里更是难受,潸然落泪,易老爷见夫人垂泪抹绢,轻搂着回宅府安慰去了。
易梓骞看他们夫妻恩爱模样,不禁想他那个便宜娘亲是怎么插进来,给易父当了妾室,还生下了他。
主子成婚,下人们是有些子赏钱的,算个讨喜的韵头,管事们站在杂物小门前,手里攥着一吊钱,左边篓子里放着花生红枣豆子,领完赏钱就可以抓一把。
阿青是不知道有这回事儿的,还是王马夫与他说了,本来他也无意凑这个热闹,却耐不住王央念叨,道:“青哥儿,一起去讨个喜呗,可以领了钱,还有东西吃。”又腆着脸道:“嘿嘿,我最喜欢吃枣儿了,你要是不吃,抓一把给我也成。”
想到王央曾帮过他,也就答应了,跟着他来到杂物小门,从队伍末尾开始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