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眉头已经拧起来,似乎又要说什么的张氏,阿瑶便又开口说:“二婶,有吃的吗?我饿了。”说着摸了摸自己的肚子。
他这话不假,他是真的有些饿了。
“饿了。”张氏没察觉到阿瑶是在转移话题,一听到阿瑶这话,忙道:“……这饼子还没开始烙,粥也还要一会儿,我先给你冲一碗鸡蛋水,你先喝点,饭马上就好。”
“谢谢二婶。”
张氏听着阿瑶这话,破觉得奇怪,忍不住抬头看了阿瑶一眼,侄子做为家里唯一的男丁,婆婆宠的厉害,这性格自然就骄纵霸道了一些,平日里可没这么乖巧懂事,居然还会说谢谢。
不过,她的目光在落到阿瑶身上后,却又有些了然,侄子本来圆润的身形都瘦了一圈,肉嘟嘟的脸也不见了,脸色也有些蜡黄。
也是,都已经七岁了,又病了这么一场,也该懂点事了。
说道:“一家人,什么谢不谢的,先去那边坐一会儿,我这里马上就好。”说着便转身走进了厨房。
阿瑶捧着二叔烫好的鸡蛋水,坐在一个小木墩上,小口小口的喝着。
不多时,三个年岁十多岁的女孩儿,从外面回来了,每个人的背上都还背着一个大大的竹篓,里面装满了草料。
这些是用来喂猪的,切碎了掺和着麦麸,就是猪饲料。
阿瑶上头有七个姐姐,名字先开始是用春夏秋冬来取,但在他一母同胞的亲姐姐孟冬出生后,一连四个女孩儿,这让着急抱孙子的孟奶奶和孟爷爷有些着急起来,剩下的两个个孙女,分别取名孟盼,孟招,深切表达了他们的心思。
眼下刚回来的三个姐姐,是大堂姐孟春,二堂姐孟夏和三堂姐孟秋。
其中孟春和孟秋都是二叔二婶的女儿,一个十四,一个十二,两人的模样也都似二婶多一些,模样不算出众,肤色也有些微黑,但身材高挑,长手长脚,一看就是能干的。孟夏是三叔的大女儿,家里排行第二,今年十三岁,虽个头低,但长相却圆润讨喜,是农家最喜欢的模样。
割猪草的活计,先前都是他娘和两个婶子轮流负责,不过等到孟春八岁的时候,便交给了她来负责。
如今孟春也已经有十四岁,已经到了说亲的年纪,现在家里的活计,基本上都是她带着妹妹在打理,可以说是出了名的能干,上门提亲,想聘孟春做儿媳妇,尤其是长媳的可不少。
孟春虽是女孩儿,但却是家里的第一个孙子辈,孟奶奶对其也颇为疼爱,再加上如今说亲也都是有一些讲究的,都认为,家里第一个说亲的孩子,她的亲事顺遂了,开了个好头,那么底下弟妹的婚事也都会顺顺利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