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坚若是一味地怀柔,最后还是会让关陇军事贵族推出其余的新主来篡夺他家的天下。

这天下,若不是杀出来的,又怎么会稳固呢?

而且,杨坚是在登基之后才和慈航静斋撕破的脸皮——毕竟皇帝要心忧天下,可以对于不劳而获,得到了许多民脂民膏的供奉,还浪费了大量青壮劳动力的佛门看不惯,但是没当皇帝之前,佛门这么一根金大腿伸出来给人抱,谁能轻易拒绝呢?——这也就意味着,慈航静斋得为她们投资的潜龙提供助力,确保他能成事。

要不然,这些投资都打了水漂,饶是慈航静斋家大业大,也吃不消啊!

这样的话,仅仅是操纵局势,就能轻而易举地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

更妙的是,其中一些信息,他是开了先知挂才知道的,其余势力,并不能通过他的行动猜出他背后的谋划。

唐无易心里美滋滋,虽然是采用了信息欺骗的方式,但是仅仅依靠脑子就把别人玩转于股掌之间的感觉,还真是令人喜悦呢!

幕后黑手什么的,他果然是很有这个潜质啊!

唐无易要做的是搅浑水,让朝廷先和慈航静斋发生冲突,逼出她们潜藏的有生力量,再一个个找上门去,那么自然不能让局势快速地平定下来。

宇文邕要是能多活些年的话,朝中的乱象自然会消失,但是,现在,唐无易在逼着宇文邕心急。

宇文家有野心、敢冒头的,宇文护时代就被收拾了好一批,到了宇文邕时代后期,宗室基本上都安静如鸡,除了宇文邕倚为心腹的那几个,其他人的存在感弱到简直不能再弱的地步。

当唐无易撤走真气,使宇文邕的身体快速败坏,又献上丹药吊住他的命之后,大限将至的宇文邕,就必须得做出布置了。

这年头,顾命大臣和宗室都不是特别可信,前头几十年,各家皇帝给出的例子简直能总结成一部先帝托孤却所托非人的血泪史。

宇文邕准备自己先对那些会对新君产生威胁的人动手,再将太子托付给信得过的人,最后,太子的手上还得有人支持他,以防托孤大臣中出现乱臣贼子,新帝却无力回天的情况发生。

虽然是以做交易的形式,但是宇文邕与“观易”这个“道祖真传”的门人还是定下了约定,道祖真传为新帝服务,他们在北周的发展将会得到来自皇帝的大力支持,若是事情发展到了不可挽回的那一步,那么,道祖真传也要保下宇文邕后人的性命。

明明是个明君的身份,在唐无易手中却仿佛是个工具人的宇文邕,履行完了他的职责,终于迎来了迟来的死亡。

当然,宇文邕临死前,那一口气是心不甘情不愿地咽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