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幕上所言的李景隆是第二代曹国公,第一代的曹国公是上皇宣武帝的亲外甥,丧母后便由舅父宣武帝抚养长大,情分格外不同。当时他的父亲、也就是上皇的姐夫还活着,受封恩亲侯,又转封曹国公。
也就是说,初代功封曹国公的,是李景隆的父亲、追封岐阳武靖王的上皇亲外甥,恩封曹国公的,则是李景隆的亲爷爷,上皇的亲姐夫。
论亲戚关系,曹国公还能叫乾圣帝一声表舅,叫祁元询一声表弟。
现今也是一样的。
天子通过正常的渠道继位,少了靖难这个流程,手底下虽然还是有自己的一批心腹武将可以任用,但毕竟没有因功封爵,统帅大军就少了几分底气。
如果是靖难入京的话,朝中职司相比于现在,一定会空出来不少,乾圣帝要怎样安排自己的心腹,都是很简单的。
哪像现在,天子名正言顺,却还要面对手下得用的武将名位不显,用得不趁手的前朝老臣占据高位的情况。
曹国公因亲缘关系在宣武朝屡受大恩,终于凌驾于一众勋戚之上。
而西平侯沐氏,也因初代西平侯乃孤儿出身,不知自己姓名,因受宣武帝与孝慈皇后二人养育,作为养子沐受皇恩而有此姓。
若是西平侯家族也不能信任的话,国朝勋贵中,便没有几个能值得天子托付信任的了。
也正因为如此,现今的曹国公和西平侯,才会成为勋贵统兵的首选。
次选的魏国公是后族,所有的皇子皆是中宫诞育,在这个方面,他们就不能再过于显赫了。
否则的话,以外家之势,凌驾于皇权之上,置祁氏皇统于何地?
祁元询脑海中想着这些信息,面上八风不动。
大周征安南完全是立于不败之地,只不过是伤亡多还是少的问题。
作为皇太子,这一回的战事,他能收到的也只是奏报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