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思空虽远在云南,但各路消息依然十分灵通。
辽东如今陷入对峙的僵局,卓勒泰攻不进来,赵傅义打不出去,当年的大同与瓦剌也是如此,但大同防线固若金汤,关内百姓安居乐业,将士们上马打仗,下马耕田,粮食大多能自给自足,可辽东不同,二十多年前辽北七州兵败迁民,已成荒地,整个辽东的境况山河日下,军费全靠朝廷,每日开支巨大,成了朝廷医不好的脓疮。
韩兆兴依旧在金国做着人人唾骂的叛贼,至于赵将军暗中有没有与他往来,则不得而知。
谢忠仁在狱中被审了一年,什么都招了,包括当初设计陷害封家,只是因为封野“临时变卦”,没有顺应招抚,昭武帝当然不会自己打自己的脸,把封家冤案公诸于众,现在留着谢忠仁一命,不过是因其在韩兆兴和封野二人身上尚有一丝用处。
这些京中的情况,都来自佘准的密报,当然,朝廷和民间对他的猜测,佘准也毫无遮掩地告诉了他。世上本没有不透风的墙,他倒戈封野、暗助楚王谋反的流言早已传遍了,除了没有真凭实据,竟然说得头头是道,许多也与事实相符。
燕思空并不感到奇怪,至少陈霂身边的那几个人,诸如钱非同、侯名和一些贴身侍奉的,都已经猜出他的身份了,虽然明面上,他还被封野关押在黔州大牢里不见天日。
就算狗皇帝知道了,其实也奈何不了他,他在京中唯一的家眷,就是狗皇帝自己的亲女儿,除非万阳生的是个儿子,还能拿来威胁他一番,如今多事之秋,也无暇顾及他了。
不过朝廷反应还算迅速,楚王谋反的消息刚刚传回京师,朝廷就派了两个人来议和,这两个人选得十分好。
一个是当年也做过陈霂讲师的霍礼霍大学士,颜子廉病故后,他从内阁次辅升为内阁首辅,却不堪阉党迫害而告老还乡,如今已是古稀之年。另一个人是陈霂的外公,他原本只是济南府一个小小的管驿站的胥吏,将女儿送入宫当宫女,却不想被皇帝临幸,还生下了长皇子,可惜惠妃不得宠,他仅仅被安插了一个小官职,哪怕在陈霂被封为太子时,都没有跟着鸡犬升天,如今却一下拔高了五个品级,成了正三品侍郎,虽是礼部闲职,但晋升之快,闻所未闻,足见昭武帝想要亡羊补牢之心。
派这样两个人来,明显是要动之以情,看来昭武帝也清醒了,不再奢望背负着弑父灭门之血海深仇的封野能够被招抚,倒是自己的亲儿子还有转圜的余地。
此二人让燕思空感到了巨大的危机。
并非是因为他们俩与陈霂真的有什么深厚的感情,一个是有名无实、没给陈霂上过几次课的老师,一个是从出生到现在没见过几面的外公,光凭他们,是不可能动摇陈霂的决心的,但这两个人的出现,透露出一个信息——昭武帝在示弱。
倘若,昭武帝意识到如今形势严峻,内忧外患,自己已经是腹背受敌,苦苦支撑也恐怕濒临绝境,为了自保,心一横,废了陈椿,重立陈霂为太子,这样一来,封野和陈霂谋反的理由将荡然无存,陈霂他日登基,还得好生侍奉昭武帝至终老。
那个时候,他们对内唯一的敌人,就只剩下封野,若举国之力,加上察哈尔内外夹击,封野将成众矢之的,必死无疑。而且,陈霂若真的再回去做太子,将来被如何拿捏,都无法预料。
燕思空将此事理清楚后,只觉汗毛倒竖,生出了半路刺杀霍礼二人的想法,但寻思过后,觉得不妥,必须要让昭武帝和陈霂都同时打消这个念头,要让昭武帝知道,陈霂记恨他多年,也要让陈霂知道,他们要的是皇位,不是太子之位。
刚得到消息没多久,陈霂就来找他来了,一见面就开门见山地问:“先生可得到消息了?”
燕思空点点头:“皇帝派了霍阁老和许大人来劝和,可怜霍阁老都七十四岁高龄了,这般长途跋涉,也不知身体吃不吃得消。”
“我真没想到他竟会派外公来……”陈霂冷道,“母妃在世时,他不闻不问,极尽冷落,这个时候他才想起我娘家人,简直可笑。”他口气又是愤恨又是痛快。
“这证明殿下真正让他感到威胁了。”燕思空道,“要恭喜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