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熙虚心地问:“母后的意思是?”
“不如让你舅舅派人在京中搜查,但凡有敢背后议论皇帝者,皆捉拿下狱。再寻两个典型当众处斩,杀鸡儆猴。”姜太后冷笑道:“那些个市井小民一旦看到有人为此而掉了脑袋,定然不敢再多言。至于两天后的大朝会……哼,皇帝放心,不是只有他们温家有朝臣支持的!”
第六十五章 国师
裴熙听了姜太后这话, 一时之间只觉哭笑不得。
没想到两宫太后暗中争斗了这么久,如今竟因为她的事情要在明面上起冲突了。
想到大朝会上两方势力唇枪舌战的情景,裴熙苦中作乐,竟觉得有些好笑——这架势怎么这么像是两伙江湖势力要火拼呢?
她只能说姜家不愧是武将出身, 姜太后这做法听着挺痛快, 仔细想来却是不大妥当。
砍掉几个传播谣言之人的脑袋, 固然能使许多平民百姓畏于皇权不敢再多言, 可他们的心底难免会认定裴熙是个残暴的昏君。
有一些不怕死的文人, 甚至还有可能冒死抨击裴熙,以求留名青史。到时候事态反而有可能进一步扩大,严重到不可控制的地步。
听了裴熙的担忧之后, 姜太后也不得不同意她说的很有道理。
只是一时之间姜太后又想不出什么更好的法子来了, 不由感到一阵烦躁:“这可如何是好啊!温氏他们可真是恶毒, 竟然想出这样的毒计来败坏皇上的名声……”
事已至此, 过了最初的慌乱劲儿之后,裴熙的心反倒逐渐镇 定下来。
她理了理思绪, 问姜太后道:“朕听说,大齐有一位姓公孙的国师?”
姜太后闻言心中咯噔一声,她没想到裴熙会突然问起公孙止, 脸上下意识地露出一丝尴尬之色。
但她怕被裴熙看出端倪, 很快便挤出丝笑来,故作淡定道:“是啊,现任钦天监监正公孙止, 是先国师公孙悟之子。公孙悟走了之后, 他的独子便顶了上来。只是公孙止与皇帝同岁,说来比皇上还要小几个月。他年纪尚轻,还需历练, 所以如今甚少插手朝中事务。”
裴熙曾听萧宴说起过公孙家的背景。据说在许多年前,公孙家便有一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甚至能够预测未来的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