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这一个迅速发展,却又略显混乱的一年。
从国家足球队败给新西兰队,失去了参加第十二届世界杯足球赛的资格开始,到要求实施一对夫妻只生育一个孩子,提倡晚婚晚育,再到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举行,领导人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崭新的命题……
华国在彻底奠定了改革开放路线后的这一年,开始进入到了真正迅猛发展的一年。
由港岛输入而来的流行乐时代,以及仍处在蜜月期的倭国电视剧与偶像文化,名人效应,再到15岁华裔儿童考上剑桥研究生,所引发国内的神童培养计划,以及各高校开启的“少年班”,也同样代表了华国在于文化、在于教育的重视与积极态度。
苏苗苗和她所开办的厂子,需要在这个疯狂输入的年代里乘风破浪,成为时代的弄潮儿,就必须要紧跟时代的节奏,永不落后,也永不停下前进的脚步。
深知在未来还将迎来下岗潮、金融危机、各种新行业的涌现与落寞的苏苗苗,在结束了首都这边厂子的安排计划后,便带着赵小男与胡瑞准备重返鹏城了。
面对胡宝国一副“你竟然拿我儿子当人质”,非要跟着自己一起去鹏城的架势,苏苗苗毫不留情地反驳了他的意见。
“胡主任,我现在带小胡去鹏城是为了帮助他成长,让他跟着我一起先把生产线引进完成,等到时候可以直接和海外销售的时候,再喊你过来。”
“可我现在去也不影响什么,还能帮你加快引起生产线的步调!”
苏苗苗耐心解释道:“是,在鹏城你能帮我很多忙,但问题是这些工作都由你做了,那还用小胡干什么去?我直接带胡主任你过去,把他留下在首都不也一样吗?”
两个人言语争斗了数十个回合,最后还是一贯坑爹的小胡站出来,表达了自己已经是个成熟的男子汉,可以一个人去往鹏城的态度,成功让老胡给他揍了一顿后,才算是彻底打消老胡也要跟着一起去鹏城的念头。
在临上车前,看着依依不舍的胡宝国,苏苗苗拍着胸脯道:“胡主任,你就放心吧,小胡在我手上,没毛病!”
胡宝国:“……”
最不让人放心的就是你!
我就知道你这个小姑娘不是善茬,你就是想用我儿子威胁我!
可再看一脸没心没肺已经坐上车的儿子,胡宝国就是有一千个一万个不放心,也只能目送着他们出发了。